[实用新型]电驱动轨道车辆供电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2232.X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1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3/02 | 分类号: | B61C3/0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轨道 车辆 供电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驱动轨道车辆,特别涉及电驱动轨道车辆供电设施。
背景技术
电驱动轨道车辆,因具有节省能源、无污染排放、运量大、速度快、效率高,乘坐平稳舒适等独特优点,已成为城市人群很受欢迎的出行交通设施之一。例如,在原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超级有轨电车”、现已被国际公共交通联会统一定名为“城市轻轨交通”就是典型的电驱动轨道车辆。但该电驱动轨道车辆的运行供电,需在线路上空架设高压电网,车顶上还要竖起两根“大辫子”,不仅有碍城市景观,而且高压电网建设费用颇高。这使得一些人口数量在百万以下的中等城市,终究因经济总量不足、财力有限,不得不放弃以此公交模式解决辖区交通拥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驱动轨道车辆供电设施,目的在于通过该供电设施、改变现有电驱动轨道车辆的供电方式,以实现人们所期望的既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又节能环保、安全高效,且建设成本相对又较低,可提升城市景观的公共交通运营新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供电设施,主要由设置在车体内的超级电容储能装置、或高能蓄电池组储能装置、或超级电容与高能蓄电池组复合储能装置,和设置在停靠站台上的快速充电站组成。所述储能装置均连接有设置于车体下方的可伸缩的自动受电极。所述快速充电站设有输入电缆及输出电缆,所述输出电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段充电极板;所述输入电缆的另一端连接电网或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车体内的超级电容储能装置,或高能蓄电池组储能装置,或超级电容与高能蓄电池组复合储能装置充电时,所述装置连接的受电极作伸出状,伸出端在充电极板面上呈滑行接触或呈静止接触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发挥了超级电容超器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充电寿命长,功率密度高的优越性;而在某些停靠站台设置固定充电站等,又很好地弥补了超级电容器比能量小,易造成的车辆充电后续驶里程短的不足,保障了电驱动轨道车辆强劲的动力来源。
(二)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电驱动轨道列车的供电方式,减少了“城市轻轨交通”传统弓网的庞大建设投资,有利于中等规模城市以较少的投入来建设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轨道公交系统,以解决中等城市日益拥堵的交通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充电站与车辆储能装置属非充电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快速充电站向车辆储能装置作充电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设置在车体1内的超级电容储能装置、或高能蓄电池组储能装置、或超级电容与高能蓄电池组复合储能装置(图中未表示),和设置在停靠站台上的充电站2组成。所述储能装置连接的有可伸缩受电极3。充电站2设有输入电缆21及输出电缆22。输出电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段充电极板4;输入电缆的另一端连接电网或太阳能发电装置(图中未表示)。
又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对车体1内的超级电容储能装置,或高能蓄电池组储能装置,或超级电容与高能蓄电池组复合储能装置不充电时,受电极3缩在车体下方,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又如图2所示,
当车体1停靠有充电站站台,位于车体下方的受电极3通过信号传感器,作自动侧向伸出状,与充电站送电状态下的充电极板4成接触状,车体1内的超级电容储能装置,或高能蓄电池组储能装置,或超级电容与高能蓄电池组复合储能装置接受充电,达到一定容量时,受电极3自动缩回,同时充电站不送电,车辆继续前行。
综上,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预期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2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鲜冰箱
- 下一篇:一种门体止挡限位块及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