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燃油燃气高效节能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82178.9 | 申请日: | 201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0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仲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伟军 |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2D1/02;F24H1/34;F24H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彦明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燃油 燃气 高效 节能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是一种卧式燃油燃气高效节能锅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油、燃气锅炉的结构型式,采用回燃室的结构,以达到布置回程通道和布置回程受热面的目的。但这种回燃室结构,制造工艺复杂,耗时耗料,在产品投入运行过程中,由于回燃室的温度极高,极易导致回燃室的前管板开裂,且无法修复。造成安全隐患,直致产品报废。吨位较大的燃油、燃气锅炉在波纹炉胆的前、后端布置锥形封头,中间采用波纹炉胆结构,而后部仍是布置体型尺寸更大,占用炉内容水空间更大的回燃室,致使锅炉的外型设计参数加大,使制造难度及生产成本都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的卧式燃油燃气高效节能锅炉。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卧式燃油燃气高效节能锅炉,包括锅筒,锅筒的外面包覆有保温层,锅筒内设有与燃烧器相接的炉胆,其特点是:在炉胆的里端设有后封头,在后封头处设有防爆装置,在炉胆的外围设置有内圈第二回程管和外圈第三回程管,在锅筒的前管板的前部设有前烟箱,在锅筒的后管板的后部设有后烟箱,后烟箱设有出烟口,第二回程管的前端与前烟箱相连通,第二回程管的后端设置为弯头,第二回程管后端的弯头在靠近所述后封头处与炉胆壁相接,第二回程管总的出烟面积大于后烟箱的出烟口的面积,第三回程管的前端与前烟箱连通,第三回程管的后端与后烟箱连通,在锅筒的上部设有若干根与锅筒前管板和锅筒后管板相接的直拉加强圆管;出烟口处装有出烟管,出烟管与尾气回收的节能换热器相接,节能换热器的顶部向上与烟囱相接,在节能换热器的下方设有泵房,泵房内设有锅炉的给水泵,节能换热器的热水出管与给水泵相接。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炉胆为柱形直壁炉胆或柱形波纹壁炉胆。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相邻的第二回程管与炉胆壁之间的接口前后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回程管与炉胆壁直接相接,取消了回燃室的设置,杜绝回燃室在高温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前管板裂纹,管端开裂且无法维修的敞病。且第二回程管和第三回程管分层包在炉胆外围,在相同容水量的情况下,锅筒的尺寸可以做得更小,结构更紧凑,节省制造成本,并且受热面积可增加3%~5%。第二回程管总的出烟面积大于后烟箱的出烟口的面积,提高了锅炉的出力参数;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回收节能装置,由于在安装位置及方法上充分考虑消除通风阻力,利用燃烧器的自喷射能力,使锅炉始终处在自然通风状态,确保燃烧工况良好,无需再增加强制通引风设备,节约设备投资成本。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高效节能、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柱形波纹壁炉胆锅筒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柱形直壁炉胆锅筒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卧式燃油燃气高效节能锅炉,包括锅筒14,锅筒14的外面包覆有保温层2,锅筒14内设有与燃烧器相接的炉胆3,在炉胆3的里端设有后封头10,在后封头10处设有防爆装置9,在炉胆3的外围设置有内圈第二回程管12和外圈第三回程管11,在锅筒14的前管板15的前部设有前烟箱13,在锅筒14的后管板16的后部设有后烟箱4,后烟箱4设有出烟口5,第二回程管12的前端与前烟箱13相连通,第二回程管12的后端设置为弯头,第二回程管12后端的弯头在靠近所述后封头10处与炉胆壁相接,第二回程管12总的出烟面积大于后烟箱的出烟口5的面积,第三回程管11的前端与前烟箱13连通,第三回程管11的后端与后烟箱连通4,在锅筒14的上部设有若干根与锅筒前管板15和锅筒后管板16相接的直拉加强圆管1;出烟口处装有出烟管,出烟管与尾气回收的节能换热器6相接,节能换热器6的顶部向上与烟囱7相接,在节能换热器6的下方设有泵房,泵房内设有锅炉的给水泵8,节能换热器6的热水出管与给水泵8相接。
由于在锅筒14中,炉胆3、第二回程管12、第三回程管11的合理布局,在相同容水量的情况下,锅筒14的结构更紧凑。所以可取消数量较多的园钢斜拉撑和直拉撑,取消落后的在第二回程和第三回程的管束中布置加厚管壁的管子作为加强拉撑管的结构型式。只是在锅筒14的上部布置几根直拉加强圆管1,就彻底解决了锅筒的加强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伟军,未经仲伟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21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炉顶
- 下一篇:太阳能面板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