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酰亚胺航空航天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1506.3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9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姜绪宏;贾超;张明月;李丰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8371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航空航天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具体地说是一种聚酰亚胺航空航天用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型号的飞机正在开发研制,作为电气及电子设备线路连接用的电缆被广泛应用。由于航空电缆使用环境的特殊性,通常需要电缆具有优异的耐高能电子辐射、耐高低温冲击、耐腐蚀、耐化学溶液等性能,同时在保证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更小的外径,更轻的重量及更长的制造长度越来越成为市场需求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航空航天用电缆,不仅具有优异的耐高能电子辐射、耐高低温冲击、耐腐蚀、耐化学溶液等性能,而且电缆的外径小、重量轻、单根导线长度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酰亚胺航空航天用电缆,包括多股成束的镀银铜导体,在所述导体外绕包有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绝缘层,电缆最外层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长度长,生产效率高:由于第二层绝缘采用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可以进行大批量连续长度挤出,避免了常规生料带绕包第二层绝缘由于盘径的限制,生产出导线过短的现象出现,同时挤出绝缘要比绕包绝缘生产效率更高,以20AWG线规导线为例,采用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单根导线长度可提高100米,每8小时可多生产出1200米单芯导线。
2、重量轻: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密度在1.7g/cm3左右,而传统生料带的比重为2.2g/cm3,而两种材料的最终外径相同,这样以20AWG为例采用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的导线比传统导线重量要轻0.916kg/km,这样的重量减轻量在航空类导线上是非常高。
3、成本降低:由于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材料与常规电缆所用的生料带价格基本一样,但是由于生料带需要进行分切,成熟的分切过程中工艺损耗率在9%~12%之间,这样在最后成品电缆整体价格下降2%~4%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体,2绝缘层,3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聚酰亚胺航空航天用电缆,使用精密绞线机绞合多股镀银铜绞线作为导体1,在导体1外采用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包带绕包后经过烧结形成绝缘层2,用高温挤塑机挤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层3,本实用新型电缆具有优异的耐高能电子、耐高低温冲击、耐各种化学溶剂等性能,并且外径小,重量轻。特别适合使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电气设备及仪表线路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1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搜索系统中的中文分词方法
- 下一篇:人体红外感应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