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阀侧面盖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0950.3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许燕;高峥嵘;陈铁军;赵凯峰;童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46 | 分类号: | B65G5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侧面 盖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粉粒料气力输送领域中的关键设备-旋转阀,特别是一种旋转阀侧面盖板结构。
背景技术
旋转阀是气力输送系统中关键设备之一,是一种封闭型的给料设备,旋转阀经常作为气力输送系统的供料器使用,用以将输送物料连续或间歇地供入输送管道。外壳的顶部有进料口,底部有出料口。当呈星形状的叶轮转子在封闭的腔体中回转时,旋转阀上半部的叶轮槽被物料充满,转子继续旋转,封在叶轮槽内的物料被转至旋转阀下半部,凭借物料的重力由出料口卸出。
现有采用开式叶轮转子的旋转阀的缺点是:由于转子端部与阀体侧面盖板之间存在间隙,当旋转阀输送固体粉粒料时,固体粉粒料会进入该间隙。如果这部分固体粉粒料不能够及时的从间隙中排出,随着旋转阀转动和摩擦,并且在一定压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这部分固体粉粒料会逐渐塑化形成塑化片直至旋转阀转子被卡住,造成旋转阀经常停车,故障率增加,设备实际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而且为了保证气力输送系统的连续操作需要设置备用旋转阀,既增加了设备的投资费用,也增加了维修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阀侧面盖板结构,主要解决现有的开式叶轮转子的旋转阀,由于转子端部与阀体侧面盖板之间存在间隙,当旋转阀输送固体粉粒料时,固体粉粒料会进入该间隙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节省投资,降低维修率,可推广到现有气力输送用旋转阀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旋转阀侧面盖板结构,该旋转阀具有位于其上方的旋转阀进料口、位于其下方的旋转阀出料口、位于其内的叶轮转子和位于叶轮转子两侧端部的侧面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面盖板上具有位于叶轮转子端部和旋转阀出料口之间的凹槽通道。
所述的旋转阀侧面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通道为从上往下渐宽的形状。
所述的旋转阀侧面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通道为三角形。
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旋转阀阀体侧面盖板上增设凹槽通道结构,解决了现有开式叶轮转子旋转阀输送固体粉粒料时,固体粉粒料进入转子两端与阀体侧面盖板之间的间隙,并在间隙中停留、塑化、将转子卡住,造成旋转阀停车的缺点。它降低了开式叶轮转子旋转阀的高故障率、高维修率,提高了使用寿命,也节省了旋转阀投资及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侧面盖板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阀出料口,2-叶轮转子,3-侧面盖板,4-旋转阀进料口,5-凹槽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它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阀侧面盖板结构。如图所示:该旋转阀具有位于其上方的旋转阀进料口4、位于其下方的旋转阀出料口1、位于其内的叶轮转子2和位于叶轮转子2两侧端部的侧面盖板3。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所述的侧面盖板3上具有位于叶轮转子2端部和旋转阀出料口1之间的凹槽通道5。
使用时,通过侧面盖板3上具有的位于叶轮转子2端部和旋转阀出料口1之间的凹槽通道5,以便进入转子与端盖间隙的固体粉粒料能够及时的排出,避免塑化。
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的凹槽通道5为从上往下渐宽的形状(如:图1中的三角形),这样就会有利于提高转子与端盖间隙的固体粉粒料的派出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0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可靠叠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恒定液位的电脱油水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