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防水密封连接器及其具有出线密封需求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0512.7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8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圆明;姜志宁;马力;付勇;尚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孟阿妮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防水 密封 连接器 及其 具有 出线 需求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缆防水密封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常规开合式箱体中,箱体的出线需要使用防水结构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无线RRU(Radio Remote Unit,远端射频模块)射频模块布站点离宏基站距离远近不一,为了解决供电在传输过程中损耗,供电线缆规格大小不同,常规模块出线结构为了实现不同线缆与模块之间装配,必须通过一个线缆转接盒转接,线缆转接盒包括一个防水盒和防水连接器,防水盒用于线缆与模块之间的转接,防水连接器用于进行防水密封处理。现有技术主要是使用PG系列防水连接器,PG防水连接器采用穿墙形式结构,通过螺纹旋合密封胶条,从而兼容不同直径的电缆。而且每个PG防水连接器只能安装一根电缆。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当前的线缆转接盒方案,需要在防水盒上增加PG防水连接器,物料和加工成本较高;
由于采用穿墙设计,而且PG头孔径和线缆线径相当,穿线操作困难;因此线缆需要穿过PG头后再做线,对于在高塔上的通信设备操作相当不便,UCD(User Centered Design,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性不好;而且每个PG防水连接器只能安装一根电缆,成本较高;
由于操作步骤较多,操作费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易于操作,并在同一个出线口可满足不同直径线缆密封防水要求的线缆防水密封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缆防水密封连接器,包括上壳体及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下方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有上密封胶条,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下密封胶条,所述上密封胶条上设有至少一个上出线孔,所述下密封胶条上设有与所述上出线孔相对应的下出线孔,一个所述上出线孔与其对应的下出线孔组成一个出线孔,所述上出线孔的内壁与所述下出线孔的内壁设有凹凸波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出线密封需求的设备,包括上述的线缆防水密封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上出线孔与对应的下出线孔组成一个出线孔,用一个出线孔可以实现不同线径的电缆兼容防水功能,操作简单,防水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列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防水密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防水密封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密封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密封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密封胶条与下密封胶条组装在一起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
1.上壳体,2.,下壳体3.上密封胶条,4.下密封胶条,5.上出线孔,6.下出线孔,7.出线孔,8.凹凸波纹,9.上隔筋,10.下隔筋,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线缆防水密封连接器,包括上壳体1及设置在上壳体1下方的下壳体2,上壳体1内设有上密封胶条3,下壳体2内设有下密封胶条4,上密封胶条3上设有至少一个上出线孔5(参见图3),下密封胶条4上设有与上出线孔5相对应的下出线孔6(参见图4),一个上出线孔5与其对应的下出线孔6组成一个出线孔7,上出线孔5的内壁与下出线孔7的内壁设有凹凸波纹8(参见图5)。
本实用新型通过由上出线孔与下出线孔组成的出线孔来实现线缆的防水密封,由于出线孔内壁设有凹凸波纹,因此一个出线孔可同时满足不同直径线缆密封IPX5防水要求。
参见图5,本实施例是在上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凹凸波纹8为内螺纹。
上出线孔与下出线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螺纹之间存在间隙,对线缆的反弹力小,易于 装配;设置内螺纹,相当于在线缆上套设有多个密封圈,形成多层密封,密封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0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