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诱导人工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0329.7 | 申请日: | 201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2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炎;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拜瑞曼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56 | 分类号: | A61L27/56;A61L27/34;A61L27/12;A61L2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 31252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诱导人工骨。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关节严重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人工关节所用的材料,以前常用的是金属材料,如钴、不锈钢、纯钛金属等,但这些金属表面因不具生物活性,随着植入骨床的时间推移,人骨在重力和负荷下,渐渐出现合金与人骨之间的连接松动,甚至脱落。为克服这些缺陷,科学家设法将生物活性的陶瓷和玻璃陶瓷喷涂在钛金属或钛合金上,以增加骨与植入物的结合力及稳定疗效。现已普遍应用于临床的是HA-coasting,即如将羟基磷灰石等喷涂在金属表面的人工关节材料上,但是这种活性材料在应用上存在不能克服的缺陷:喷涂材料和金属材料的界面是非同源性的,存在着不同材料的张力,而易引起分裂破碎;喷涂材料上微小颗粒易脱落,导致细胞介导的骨质溶解和关节疏松;将金属材料上喷涂一层微薄且均匀的生物活性材料工艺要求很高;制备成本高,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诱导人工骨,使得人工骨结构更为稳定,表面活化性能更好,以进一步加快骨的愈合过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骨诱导人工骨,包括由磷酸钙制成的载体,所述载体的内部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00-500微米;所述载体的上下表面均覆盖有一层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外表面包覆有骨诱导蛋白层。
所述载体内部的微孔的孔隙率为30%-60%。
所述基体层为钛金属层或钛合金金属层。
所述骨诱导蛋白层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基体层外表面。
所述骨诱导蛋白层是TGF-β家族的成员。
所述TGF-β家族的成员是BMP亚家族的成员。
所述BMP亚家族的成员是BMP2或BMP7。
所述TGF-β家族的成员是GDF-5。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载体内部为微孔结构,能够更好的承受外力,从而使结构更为稳定,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提高生物活性,能与体内骨形成生物和化学的紧密结合,在体内稳固性持久;负载强度高,抗韧性、抗磨损强,机械性能好;在人体内生物相融性好,不产生任何副作用;工艺简化,优化后的成本比同类产品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骨诱导人工骨,如图1所示,包括由磷酸钙制成的载体1,所述载体1的内部有多个微孔11,所述微孔11的孔径为100-500微米。所述载体1的上下表面均覆盖有一层基体层2;所述基体层2外表面包覆有骨诱导蛋白层3。所述骨诱导蛋白层3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基体层2外表面。
所述基体层为钛金属层或钛合金金属层。通过钛金属或钛合金金属可以增加骨与植入物的结合力及稳定疗效。
所述骨诱导蛋白层是TGF-β家族的成员。TGF-β家族的生长和分化因子已被显示参与包括骨形成在内的大量生物学过程。所述家族的所有成员都是包含特征性域结构的分泌的多肽。在最N末端,TGF-β家族成员包含信号肽或分泌前导区。这个序列的C端跟随原区域和成熟多肽的序列。成熟多肽的序列包含7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其中6个是形成分子内二硫键所必需的,而1个为两个多肽二聚化所需要的。具生物学活性的TGF-β家族成员是二聚体,优选由两个成熟的多肽组成。TGF-β家族成员通常被分泌为除成熟序列之外还包含原区域的蛋白质原。原区域在细胞外被裂解,不是该信号分子的一部分。然而,已有报道说原区域也许是成熟多肽的细胞外稳定化所需要的。
所述TGF-β家族的成员是BMP亚家族的成员。BMP亚家族成员已显示尤其是参与骨组织的诱导和重塑。BMPs最初从骨基质中分离而来。这些蛋白质特征为具有在异位点诱导新骨形成的能力。不同的体内研究表明,由BMPs促进了前体细胞的骨生成和软骨生成,并提出了每一个BMP分子在骨骼发育过程中具有独特作用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拜瑞曼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拜瑞曼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03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