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动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0135.7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7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至县熊猫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12 | 分类号: | F16C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赞坚;曹志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元件,具体为一种传动构件。
背景技术
轴承作为一种机械上的传动构件已被运用到多个领域,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因为载荷大等多方面原因很容易受到损坏,为保证轴承所处的机械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则必须对轴承进行更换。现有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以及介于外圈内圈之间的滚子。以现有轴承的结构,一旦轴承中某一个部分受到损坏,对于由外圈、内圈以及滚子共同构成的轴承来说,需要对其整体进行更换,这样就会使得设备维护的成本较大。在分离轴和轴承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敲击法、拉出法或推压法。其中,敲击法是通过敲击轴承的内圈实现轴与轴承的分离,但是在敲击过程中着力点有偏差,极易造成轴和轴承同时损坏;拉出法是通过采用夹具将轴承夹紧,再配合拉力装置将轴从轴承中拉出,整个操作过程所用拆卸工具较多,并且步骤繁琐;而推压法则是通过压力机推压轴承,虽工作过程简单,但在推压的过程中,一旦着力点偏离轴的中心位置,极易造成轴的断裂。通过上述分析,现有轴承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现有轴承中部件较多,所以更换轴承的成本偏高;在轴承与轴分离时,只能选择在轴的一侧施加较大的力,使轴向着一个方向从轴承中整体退出,同时在施力过程中,轴的着力点如果发生偏移很容易造成轴或轴承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动构件,一方面简化轴承的结构,另一方面,使轴在与轴承分离过程中,能够从两个方向退出轴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动构件,包括轴颈和套接在轴颈中的轴,所述轴与轴颈之间设有滚子,所述轴包括上下两段,分别为上半轴和下半轴,所述上半轴与下半轴之间通过紧固件锁紧。
所述滚子设置在轴颈内壁的圆周上。
所述滚子设置有两排以上。
所述滚子为圆柱体。
所述滚子为球体。
所述下半轴长于上半轴,所述滚子位于下半轴的轴身与轴颈之间。
所述上半轴的顶面设有盖板,轴颈的上沿与盖板相抵。
所述下半轴的底面设有底座,轴颈的下沿与底座相抵。
所述紧固件为锁紧螺栓,该锁紧螺栓贯通设置在上半轴的中心轴线位置,下半轴在靠近上半轴的中心轴线处设有与锁紧螺栓匹配的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起轴承作用的仅为轴颈以及滚子,在受到损坏时只需对轴颈进行更换即可,有效地降低了元件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轴为上下两段可拆卸的轴,所以在需要对轴与轴颈进行分离时,只需放松紧固件,将上下半轴分别向两个方向施力直至分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轴与轴颈拆卸方便,避免了轴在同一方向上受力过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颈,2、上半轴,3、下半轴,4、滚子,5、盖板,6、锁紧螺栓,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传动构件包括轴颈1和套接在轴颈1中的轴,滚子4直接设置在轴颈1与轴之间,这样的设置减少了现有轴承中内圈的结构,使轴颈1与轴直接产生传动关系。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轴作进一步描述。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轴包括上半轴2和下半轴3两段,并且上半轴2与下半轴3之间通过起紧固作用的锁紧螺栓6连接。锁紧螺栓6贯通设置在上半轴2的中心轴线位置上。与上半轴2相对设置的下半轴3,在其靠近上半轴2的中心轴线位置处设有与锁紧螺栓6匹配的螺纹孔,以便锁紧螺栓6连接上半轴2和下半轴3。设置锁紧螺栓6的目的在于,使轴在稳定工作的前提下实现可拆卸性。
由于滚子3直接设置在轴颈1与轴之间,所以,为了便于更换,滚子4设置在轴颈1内壁的圆周上;为了便于传动,滚子4的形状可以为球体或圆柱体等滚动摩擦力小的物体,并且将滚子4设置在两排以上。
为了不让上半轴2和下半轴3之间的接缝影响到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效果,所以下半轴3在轴颈1中的长度长于上半轴2在轴颈1中的长度。相对的,滚子4此时避免设置在接缝处,而是需要设置在下半轴3的轴身与轴颈1之间,以此来保证滚子4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至县熊猫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乐至县熊猫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0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冷却刹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性预加载精密直线导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