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同施工缝的后浇带支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0109.4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9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丰莲;沈卫华;谢超;马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发达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0 | 分类号: | E04G11/40;E04G1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同 施工 后浇带支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施工的后浇带的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功能的需要和解决高层主体与裙房间的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后浇带梁板模板施工的传统工艺同普通梁板支模方法,即采用顶撑加固,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顶架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微沉降变形,新旧混凝土接缝处很难做到平整合一,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漏浆错台的现象,即影响了后浇带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又造成观感上不理想。特别是梁板筋较密的,有的还设计了加强筋,对施工缝的处理,但经常做不到位,不仅漏浆较多,清理很困难,特别是清理梁内时,有时不得不将梁模板及支撑拆除后清理,用工较多,也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质量。现在结构施工愈来愈倾向于清水混凝土,不另做抹灰粉刷,因此后浇带的模板制作安装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表观质量,加强后浇带模板工程的质量管理及工艺改进,对提高混凝土的工程的质量、降低成本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施工简单、方便,消耗劳动力和机械较少的等同施工缝的后浇带支模结构。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等同施工缝的后浇带支模结构,其中,梁支顶间距为400~900mm,板支顶间距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200~400mm,支顶排列留设有施工通道,还安装有梁侧模板,纵横龙骨,所述后浇带处铺设梁底模,所述梁侧模板的高度与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匹配;梁、板施工缝顺直且立面垂直;后浇带所在一跨梁板处模板为独立一体结构,在后浇带处留设与后浇带同宽度的施工缝。
作为优选,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顶为垂直,上下层支架位于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作为优选,当梁高超过700mm时,梁侧模板加穿有加固的梁螺栓。
采用本方案的支模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施工操作简便,刚度和强度较好、整体稳定性较强、安装和加固简单,浇注出来的混凝土产品表面平整及表观质量较好;在安全性能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和保障,可靠安全;节省人力和物力,降低工程成本,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可观;采用的木胶合板模板具有表面平整光滑、材质轻、价格低、易脱模,具有防水、耐磨,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周转使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浇带施工前顶板支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后浇带梁板支设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中,1为现浇楼板;2为后浇带。
本实用新型的等同施工缝的后浇带支模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模板的施工,其他有特殊要求结构中的后浇带模板施工可参照本方法。
工艺原理:后浇带是结构全断开的,从受力角度来看,如果混凝土强度达到100%,结构体系由超静定结构变为了静定结构,受力情况也跟着发生了变化,这时,如拆除模板,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端部有可能会下垂,甚至梁、板面根部开裂、破坏。但是如将后浇带看作施工缝,即在支设后浇带所在一跨梁板模板时,留设与后浇带同宽度的梁板模板不支设,先浇混凝土的模板拆除时,采用边拆模边换撑的方法,确保结构质量。
施工要点: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后浇带梁板模板工程的施工,除了按照常规要求,做好施工准备总体部署外,并要针对后浇带梁板模板施工的特点,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1安排好后浇带模板加工堆放场地
由于后浇带处模板需要单独制作,单独存放,使用方便直接吊运。在拟建工程的附近,留出一定面积的存放区。
1.2模板设计制作
(1)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后浇带的位置等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
(2)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在总图中标志出后浇带处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的替代流向与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发达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发达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01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