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反光镜自动折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9965.8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3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鹏 |
主分类号: | B60R1/074 | 分类号: | B60R1/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反光镜 自动 折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反光镜自动折叠装置,具体的说就是一种当汽车停置于停车场时将自动折叠反光镜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数量也日益剧增,因此城市停车位的需求量便大幅度增加。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车主们在停放车辆时,为了不刮坏旁边停放车辆的反光镜或自己车辆的反光镜,总是将自己的汽车停放在离旁边停放车辆距离较远的位置。现在市场上汽车所使用的都是依靠人手动调节其折叠的汽车反光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将汽车停置于停车场后,一般都会忽略折叠自己车辆反光镜的这一细节,停车场的利用率因此有所降低。
针对上述现象,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反光镜自动折叠装置,它是利用微型电机的转动来自动控制反光镜折叠与伸展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自动折叠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反光镜自动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所述的微型电机、电路控制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反光镜连接轴、反光镜、转轴所构成,所述的转轴主要作用是将反光镜与反光镜连接轴连接,并使转轴与第一齿轮组配,且转轴与第一齿轮之间无相对运动;所述的反光镜连接轴则是起到将上述的反光镜与车体相连接的作用;所述的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反光镜连接轴的空腔内,微型电机的转轴上安装第二齿轮,使第二齿轮通过力矩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的电路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汽车电源直接连接,其电源输出端与微型电机相连接,信号输入端与汽车电源控制开关相连接,电路控制器可以输出正向、反向两种电流,已达到控制所述的微型电机的正、反转向转动的目的。通过所述的电路控制器控制微型电机的转动从而自动控制所述反光镜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便车主,在停车后反光镜将自动折叠,以免被刮坏。同时,还有效地减少了汽车停置的占用空间,提高了停车场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图。
其中,1-反光镜、2-第一齿轮、3-转轴、4-反光镜连接轴、5-第二齿轮、6-微型电机转轴、7-微型电机、8-电路控制器、9-第一导线、10-第二导线、11-第三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中,一种汽车反光镜自动折叠装置,它是利用微型电机的转动来自动控制反光镜的折叠,其特征在于它由微型电机、电路控制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反光镜连接轴、反光镜、转轴所构成。所述的转轴主要作用是将反光镜与反光镜连接轴连接,并使转轴与第一齿轮组配,且转轴与第一齿轮之间无相对运动;反光镜连接轴则是起到将反光镜与车体连接的作用;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反光镜连接轴的空腔内,且在微型电机的转轴上安装第二齿轮,并使第二齿轮通过力矩与上述的第一齿轮连接,其目的是使微型电机的转动带动反光镜的转动;电路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微型电机的转动,将其电源输入端与汽车电源直接连接(不受汽车电路总开关的控制),电源输出端与微型电机相连,信号输入端与汽车电源控制开关相连接。
在图1所示中,上述的电路控制器可以输出正向、反向两种电流,从而控制微型电机的正、反转向。电路控制器中编有一特定程序,当汽车电路开关闭合时,第一导线将此信号传递给电路控制器,电路控制器接收到此信号后,并对此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再通过第三导线向所述的微型电机输出正向电流,使电机向正向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作用使反光镜伸展开。同理,当汽车电路开关断开时,电路处理器向微型电机输出反向电流,使电机反向转动,从而使反光镜折叠起来。在电路控制器向微型电机输出电流过程中,其输出时间t受微型电机转轴转动的角速度w、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半径之比n、反光镜与车体所成的夹角θ共同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鹏,未经沈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9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