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9664.5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芝福;王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左右一种各种电子元件之间相互连接的媒介已经深入电子产业当中。现有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有一个绝缘本体和若干个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通常设有一个向外开放的收容腔。该收容腔用以插接收容另一电连接器。每一导电端子设有一突伸入收容空间内的接触部。该接触部用以与所述另一电连接器上的导电端子相接触,从而达成两个电连接器之间的电性连接,进而使得设置有该两个电连接器的两个电子元件之间得以进行相互之间信号的传输。
如上所述,所述收容腔必须为对外开放,从而某一电子元件未被使用时,因所述电连接器上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均暴露在外界,久而久之会导致该接触部上附上一层灰尘或其他绝缘异物,进而使得该电连接器再次插接使用时,所述接触部上的灰尘或者其他绝缘异物会导致该导电端子与对接的电连接器上的导电端子之间接触不良或者完全被绝缘异物隔离,进而导致所述电连接器与对接的电连接器之间的信号传输不稳定或者无法进行信号的传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刮除绝缘异物功能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凹型插入部,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固定部和突伸入所述凹型插入部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设有一沿第一接触部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台阶部,每一所述台阶部设有用以在对接连接器插入过程中去除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上的绝缘异物的刮棱、以及沿第一接触部延伸方向位于刮棱一侧以与所述对接端子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部还设有沿第一接触部延伸方向位于所述刮棱另一侧的连接面,所述刮棱位于第一接触面和连接面的连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面和连接面之间呈一钝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部还设有沿第一接触部宽度方向位于两个所述台阶部之间以收容所述刮棱刮掉的绝缘异物的第一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沿导电端子宽度方向形成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对设置的第二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触部形成有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上的两个第一接触面分别对应的两个第二接触面及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的第二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阶部自第一接触部凹陷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棱沿第一接触部突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上的最高点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凹形插入部和位于两个凹形插入部之间的岛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并列设置的两个台阶部,并且在每一台阶部上均设置有刮棱及位于刮棱一侧的第一接触面;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上的每一导电端子均具有两个第一接触面及两个刮棱,从而不仅可将对接端子上的绝缘异物刮除,还可与对接端子之间达成双点接触,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的接触效果及稳定性,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将连接器主体与吸取盖分离的立体图;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4是图1中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电连接器上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为一板对板连接器,并包括连接器主体1和与该连接器主体1相配合以方便提取连接器主体1的吸取盖5。所述连接器主体1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2和固定在绝缘本体2上的若干导电端子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9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