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振动的物料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9373.6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泰东;刘顺波;胡潮胡;杨杨;罗小庆;王玉树;雷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嘉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28 | 分类号: | B65D88/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14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物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具体来讲是一种带振动的物料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诸多行业加工生产中,需要将原料从上往下完成下料,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候会因物料自身原因而出现原料集结在一起而不易实现下料,然而传统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敲击,在外界动力作用下将集结的原料通过敲击辅助实现下料,众所周知采用人工敲击操作不仅很不方便、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人力资源、提高成本,故需要加以改进。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带振动的物料下料装置,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带振动的物料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带振动的物料下料装置,包括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斗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型料斗下端且靠近出料口位置处形成有内凹槽,在内凹槽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气动力锤。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振动的物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槽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斗型料斗的两侧面,在每个内凹槽里安装一个空气动力锤。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振动的物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内凹槽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带振动的物料下料装置,通过改进在空气动力锤的动力作用下,通过外界动力作用将集结的原料通过敲击辅助实现下料,代替人工操作,节约劳动力、节省成本。斗型料斗下端且靠近出料口位置处形成有内凹槽,将空气动力锤设置在凹槽内,既能实现振动功能,又不影响其整体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斗型料斗,102、凹槽,103、空气动力锤,10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带振动的物料下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斗型料斗101,所述斗型料斗101下端且靠近出料口104位置处形成有内凹槽102,在内凹槽102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气动力锤103。在空气动力锤103的动力作用下,通过外界动力作用将集结的原料通过敲击辅助实现下料,代替人工操作。斗型料斗101下端且靠近出料口104位置处形成有内凹槽102,将空气动力锤103设置在凹槽102内,既能实现振动功能,又不影响其整体美观。
具体实施例1:一种带振动的物料下料装置。包括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斗型料斗101,所述斗型料斗101下端且靠近出料口104位置处形成有内凹槽102,在内凹槽102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气动力锤103,所述内凹槽10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斗型料斗101的两侧面,在每个内凹槽102里安装一个空气动力锤103。
作为实施例1的改进:这里所述的两个内凹槽102可以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整体对称、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嘉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嘉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9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覆式泥浆泵用机械密封
- 下一篇:贮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