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8838.6 | 申请日: | 201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燕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医疗活动中最常应用的医疗器械之一。留置针一般包括内针和外针,在穿刺成功后,要将内针退出,内针较长且具有尖锐的针尖,而且针尖曾刺入病人的血管,接触过病人的血液,可能含有各种致病菌、病毒等,医务人员一旦被针尖误刺,容易导致医务人员传染各种疾病。所以,近年来医务人员被血液污染的注射针等的锋利的刃尖误刺入造成的艾滋病、肝炎病毒等的感染的情况并不鲜见。使这一危险性成为现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留置针容易产生误刺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能够杜绝误刺的留置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留置针,包括内针组件和外针组件,内针组件包括内针座,内针座上固定有内针,内针为中空管状,内针的另一端具有尖锐的针头,外针组件包括第一外针座,第一外针座上固定有与内针相应的外针管,第一外针座的一端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与第一外针座构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与外针管连通,其特征在于:
内针组件还包括内针保护装置,内针保护装置上设有与第一外针座连接的卡口,第一外针座上设有与卡口相应的卡槽,内针在第一空腔相应的位置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说,外针组件还包括第二外针座,第二外针座的一端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与第二外针座构成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通过连接管连接。
进一步地说,内针保护装置包括数组保护套,保护套可相对滑动,保护套的近端内表面上分别设有止动卡口,内针座和保护套远端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相应的止动卡槽。
进一步地说,内针保护装置中的保护套为三组。
本实用新型在退出内针时,保护套随之滑动伸长,内针被保护套完全收纳,就可以完全避免内针针尖外露误刺的问题。外针组件具有两个外针座,方便同时开通多组输液通道,有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在退出内针时,保护套随之滑动伸长,内针被保护套完全收纳,就可以完全避免内针针尖误刺的问题。
(2)使用方便、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外针组件具有两个外针座,方便同时开通多组输液通道,有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留置针实施例中内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留置针实施例中外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留置针实施例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留置针,包括内针组件1和外针组件2,内针组件1包括内针座11,内针座11上固定有内针14,内针14为中空管状,内针14的另一端具有尖锐的针头16,外针组件2包括第一外针座26,第一外针座26上固定有与内针14相应的外针管25,第一外针座26的一端设有密封件21,密封件21与第一外针座26构成第一空腔27,第一空腔27与外针管25连通,内针组件1还包括内针保护装置,内针保护装置上设有与第一外针座26连接的卡口17,第一外针座上设有与卡口17相应的卡槽28,内针14在第一空腔27相应的位置上设有通孔13。本实施例中,密封件21为硅橡胶材料制作;内针为金属材料,最好是不锈钢材料;外针由无色或半透明的树脂制作,其具有无毒、柔软、不易折断的特点。当留置针刺入血管,血液从内针14的通孔13流入第一空腔27,操作者就可以确定穿刺成功,将外针25继续插入血管,同时将内针14退出。
外针组件2还包括第二外针座22,第二外针座22的一端设有密封件21,密封件21与第二外针座22构成第二空腔23,第二空腔23与第一空腔27通过连接管24连接。外针组件2具有两个外针座26、22,方便同时开通多组输液通道,有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内针保护装置包括数组套装保护套18,保护套18可相对滑动,保护套18的近端内表面上分别设有止动卡口12,内针座11和保护套18远端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相应的止动卡槽19。
内针保护装置1中的保护套18为三组。在最外面的一组保护套上设有密封垫15。
本实用新型在退出内针14时,保护套18随之滑动伸长,保护套18上的止动卡口12与相应的止动卡槽19卡接,内针14被保护套18完全收纳,针尖16收纳于密封垫15内,就可以完全避免内针14的针尖16外露误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燕,未经张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88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