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粘式捕鼠笼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8435.1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5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磊;钱吉生;徐瑞平;张纯;陆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海磊;钱吉生;徐瑞平;张纯;陆永昌 |
主分类号: | A01M23/18 | 分类号: | A01M2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老鼠的鼠笼,特别是一种粘式捕鼠笼。
背景技术
鼠是传播疾病的一种重要医学媒介生物,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班疹伤寒等高达35种以上疾病均可由鼠类直接传播或通过体外寄生虫间接传播的形式传播给人类。鼠又可能是发生某些交通运输故障或造成货物重大损失的诱因,例如在航空器或船舶运行中,鼠的存在可能引发重大飞行或海动事故,货物运输中,特别是出入境集装箱中鼠的存在可造成重大的经液济损失,因此鼠是人类的大敌,其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长期以来,人类从未放松过灭鼠工作。现有的灭鼠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物和器械灭鼠两大类。化学灭鼠的药物一般都有毒性,可能引起家畜误食等事故。器械灭鼠常见的有捕鼠笼和鼠夹,可因地制宜的加以选择应用。
传统的捕鼠捕鼠笼由笼门和由老鼠触动诱饵后即关门的机关组成,它使用方法简便、安全。但有些关门的机关灵敏度不高,鼠入食饵后,笼门却未能关闭,鼠逃离的现象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式捕鼠笼,它能充分利用鼠类钻洞特性,提高捕鼠效果。
本实用新型粘式捕鼠笼包括笼体、鼠门、鼠门把手、压杆,把手和诱饵悬钩,所述压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鼠门把手和诱饵悬钩活动连接,笼体后部设有板式隔离的暗室,暗室的前隔板设有洞口,所述暗室致少有一个内壁面上覆有粘胶。
所述暗室的每个内壁面均覆有粘胶。
所述压杆的前端通过小钩与鼠门把手活动钩接。
所述压杆的后端与诱饵悬钩上端的插圈活动插接。
当鼠进入本捕鼠笼取食时悬钩被触动,通过联动,鼠门自动关闭,关在笼内的鼠出于本能,即钻洞进入暗室,在暗室内碰到内壁时即被粘胶粘住无法脱身,此时即使打开笼门鼠也无法逃离,即可方便将其捕获。可见,本实用新型在捕鼠笼传统结构基础上,结合鼠类喜好钻洞的生物特性,增加了可钻洞的暗室并加入胶粘功能,可弥补笼门动作不灵敏的缺陷,提高了捕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粘式捕鼠笼开门待捕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 为粘式捕鼠笼关门后的立体示意图。
1—笼体、2—鼠门、3—门把手、4—压杆、4-1—小钩,5—暗室、5-1—洞口、6—诱饵悬钩,6-1—插圈,7—粘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捕鼠笼前部为网状笼体1,后部设有暗室5,暗室5的前隔板设有洞口5-1,暗室5的内壁覆有粘胶7(粘胶可一面或多面涂覆)。图1表示,门把手3向鼠笼后方按压使使鼠门2水平开启,同时将压杆4后端插入诱饵悬钩6的插圈6-1中,前端小钩4-1钩住把手3,诱饵悬钩的下端钩有饵料,捕鼠笼处于诱鼠待捕状态。当鼠进入本捕鼠笼取食时,诱饵悬钩6被触动,插圈6-1带动压杆4动作,使小钩4-1脱离门把手3,鼠门2失去约束,依弹簧力作用力自动关闭(见图2),被关在笼体1内的鼠在惊恐状态下本能地钻入洞5-1(图2箭头方向),进入暗室5,在暗室内碰到内壁时即被粘胶7粘住无法脱身,此时即使打开笼门鼠也无法逃离,即可方便将其捕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海磊;钱吉生;徐瑞平;张纯;陆永昌,未经吴海磊;钱吉生;徐瑞平;张纯;陆永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8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防鸟装置
- 下一篇:渔线轮排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