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8231.8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5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罗曾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5B17/06 | 分类号: | B05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由超声雾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声雾化装置的供液方式主要是采用虹吸原理,通过棉芯将腔体中的液体传送给超声换能器上,高频震荡信号使压电陶瓷片振动,发出超声波。超声波使腔体中通过棉芯引流上来的液体强烈振动,使之分散雾化,从腔体中向空气散发。但这种结构有缺陷:
1、棉芯与超声换能器直接接触,受换能器的金属振膜振动影响,容易破坏棉芯的纤维组织,进而影响虹吸效果。
2、压电陶瓷片及电极片长期受液体侵蚀,缩短了超声换能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超声雾化装置,用以解决上述现有超声雾化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兼具液体混合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超声雾化装置包括旋涡哨,该旋涡哨包括:导入管3、腔体1和喷液流管5,所述的导入管3从腔体1下部的侧面切向进口穿入到腔体1中,所述的喷液流管5开设于腔体1的上端;所述的腔体1呈圆柱体,其高度和直径相同,均为导入管3直径的4~6倍;所述的喷液流管5的直径与导入管3直径比为1~2∶1。所述的导入管3喷出的高速气体/液体围绕着腔体1内壁形成向上的旋涡气流/液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喷液流管5通过一锥形结构开设于腔体1的上端,该锥形结构的高度与导入管3的直径比为1~1.5∶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导入管3为1个或2个以上同向设置的侧面切向进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导入管3长度与导入管3的直径比为4~6∶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喷液流管5的长度与导入管3的直径比为4~6∶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喷液流管5直径与导入管3直径比为1∶1或2∶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腔体1底部中心位置还开设下端口,该下端口用于套设超声变幅杆2,所述的超声变幅杆2上端面超出腔体1上部的锥形结构底部的距离是该锥形结构整体垂直高度的1/4~3/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超声变幅杆2呈环状圆柱结构,其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液体导入槽4,液体介质从液体导入槽4流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腔体1底部中心位置还开设下端口,该下端口用于套设第二液体导入管,所述的第二液体导入管上端面超出腔体1上部的锥形结构底部的距离是该锥形结构整体垂直高度的1/4~3/4,第二液体通过该第二液体导入管进入腔体1后,可以实现液液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超声原理提供一种比现有技术更为优化的超声雾化装置,同时兼具液体混合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超声雾化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超声雾化装置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腔体 2、超声变幅杆
3、导入管 4、液体导入槽
5、喷液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并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如图1所示,超声雾化装置的一种结构包括旋涡哨,该旋涡哨包括:导入管3、腔体1和喷液流管5,所述的导入管3从腔体1下部的侧面切向进口穿入到腔体1中,所述的喷液流管5开设于腔体1的上端;所述的腔体1呈圆柱体,其高度和直径相同,均为导入管3直径的4~6倍;所述的喷液流管5的直径与导入管3直径比为1~2∶1。所述的喷液流管5通过一锥形结构开设于腔体1的上端,该锥形结构的高度与导入管3的直径比为1~1.5∶1。所述的导入管3为1个或2个以上同向设置的侧面切向进口。所述的导入管3长度与导入管3的直径比为4~6∶1。所述的喷液流管5的长度与导入管3的直径比为4~6∶1。所述的喷液流管5直径与导入管3直径比为1∶1或2∶1。
所述的1个或2个导入管3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切向进口同时喷出高速气体/液体相混后,围绕着腔体1内壁形成向上的旋涡气流/液流,利用高速流体产生超声,从而形成气液雾化或液液混合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8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煤基直接还原铁的还原炉
- 下一篇:可拆卸、调节的高炉冷却壁的安装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