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能可控流量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7847.3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5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陈胜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04 | 分类号: | F04B1/04;F04C2/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能 可控 流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变速箱及应用液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量泵。
背景技术
在液压泵系统中,可控流量泵不仅可对流量进行调节,其流量控制范围很大,用来供应对流量需求较大的油泵领域,如冷却和润滑发动机。但是现有的可控流量泵不能同时供应大流量高压和小流量超高压的两种独立供油系统,而需要两个油泵才能实现,这样不仅功能单一,还大幅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动能可控流量泵,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双动能可控流量泵,包括一偏心泵,所述偏心泵包括一外转子、一内转子,所述外转子偏心设置在所述内转子外,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面与所述内转子的外圆周面之间形成一主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上设有一活塞泵,所述活塞泵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内转子的外圆周面上的活塞腔室、一设置在所述活塞腔室内的活塞、一推动所述活塞的活塞杆,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腔室沿径向滑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的端面,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面。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在内转子转动过程中,内转子带动外转子、活塞杆转动,进而活塞杆推动活塞在活塞腔室内沿径向滑动。由于内转子与外转子偏心设置,本实用新型基于偏心导致容积变化从而产生压力变化原理,主腔室供应流量大的冷却润滑需求;本实用新型在设有主腔室的前提下,还利 用活塞沿径向滑动时,活塞腔室产生的额外高压区域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高压腔室,本实用新型中活塞与内转子形成的额外腔室流量相对主腔室小,但根部的活塞可形成非常封闭的腔室来提供更高的压力。此额外腔室用来给自动变速箱换挡等高压用油的需求。上述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形成了两种独立的油压系统供油,实现双动能的功能。
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端部采用圆弧形端部;
所述内转子的外圆周面沿轴上设有所述活塞腔室,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活塞腔室中,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处的活塞一端设有推动凹槽,所述推动凹槽为圆弧形凹槽,所述圆弧形端部与所述圆弧形凹槽插接,形成一转动关节。在活塞杆推动活塞过程中,本实用新型还允许活塞杆与活塞之间存在微弱的摆动,以便更好的推动活塞。
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面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外转子凹槽,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外转子凹槽插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端部为圆弧形端部,所述外转子凹槽为圆弧形凹槽,所述圆弧形端部与圆弧形凹槽插接,形成一转动关节。
为了活塞杆更好的推动活塞在活塞腔室中沿径向滑动,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另一端端部也设计为圆弧形端部,以便允许活塞杆的一端端部与外转子凹槽之间存在微弱的摆动。
所述内转子的外圆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活塞泵,至少两个所述活塞腔室均匀分布在所述内转子的外圆周面上,每一个所述活塞腔室中设有一个所述活塞、一个所述活塞均与一个所述活塞杆插接;
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活塞腔室相对应数量的外转子凹槽,每一个所述活塞杆均与一个所述外转子凹槽插接。
所述偏心泵还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内转子的中部。在所述转轴的转动下,带动所述内转子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外转子转动。实现主腔室和活塞腔室双动能。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来调整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的偏心距:
还包括一偏心度调整机构,所述偏心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外转子的中心与所述内转子的中心的距离,进而调整所述外转子与所述内转子之间的偏心距,通过偏心距来调节主腔室的大小,进而调节主腔室的流量。实现对 主腔室流量的可控。
所述偏心度调整机构可以采用一辅助滚轮机构,所述辅助滚轮机构设置在所述外转子外,在所述辅助滚轮机构的带动下,调节所述外转子与所述内转子之间的偏心距。
所述偏心度调整机构也可以采用一轨迹限定壳体,所述外转子设置在所述轨迹限定壳体内,通过调整所述外转子在所述轨迹限定壳体内的位置,调节所述外转子与所述内转子之间的偏心距。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用一个泵体的情况下实现了大流量高压和小流量超高压的两种独立的可控供油系统,满足不同场合的液压供应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7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非试管快繁用小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视频设备的触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