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口全自动加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6672.4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江泉;赵紫业;李瑞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江泉;赵紫业;李瑞婷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口 全自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油井加药设备,尤其是一种井口全自动加药装置,属于采油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油井开发进入中后期,因高含水带来井下管柱和集输管线的腐蚀与结垢,因油稠、结蜡带来油井生产不正常及井口回压高等问题,这就需要往系统中投加各种化学药剂,达到缓蚀、防蜡、降粘等目的。目前采用的人工井口加药方式存在诸多弊端:①外加动力的加药装置具有能耗大、成本高;②故障率高和维护困难;③而传统的无动力式加药装置加药速度慢、剂量少、灵活性差;④高压井加药通常采用的是外加动力类的高压泵车或小型泵套管放气加药方式,但使用高压泵车成本高、维护难、灵活性差;⑤放气加药速度慢、污染环境、利用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常采用化学清蜡降粘方法维持采油生产的正常进行。化学法就是将能够降低原油粘度、溶解原油中蜡质的化学药剂缓缓加入生产油井的油套环形空间,使化学药剂与产出液有机融合,达到改变产出液凝固点的目的。
为了给油井提供一种可靠方便的加药装置,研制开发了井口全自动加药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以上存在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克服目前使用高压泵车加药成本高、维护难、灵活性差,以及放套气加药存在速度慢、有污染、利用率低等难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安全、节能、环保且能长期高效运行的一种井口全自动加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所述的一种井口全自动加药装置,主要由箱体(1)、储水罐(3)、控制装置(7)、混合罐(9)、储液罐(10)、加药泵(13)和气液单向分流阀(1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呈长方形,其上部并排放置两个长方形的储水罐(3)和储液罐(10),其底部安装有电机和加药泵(13),安置在中间部位的混合罐(9)通过上端软管(8)与储水罐(3)和储液罐(10)相连,通过下端胶管(14)与加药泵(13)相连,加药泵(13)和井口管道通过安装在箱体(1)外的气液单向分流阀(17)、加药管(16)与之相连接,其中控制装置(7)设置在箱体(1)内的中间一侧。
所述的储水罐(3)和储液罐(10)均呈长方形,罐体上端一侧开口,设有一加液嘴(2),其靠上部位内置一液位显示器(6),靠下部位内置一加热盘管(4)和一温度传感器(5);罐体下端底部开口,外接软管(8),在软管(8)上均安装有电磁闸门(12)。
所述的混合罐(9)呈长方形,罐体上端顶部开有两个口,外接软管(8),罐体下端底部开口,外接胶管(14),在软管(8)和胶管(14)上均安装有电磁闸门(12),其中罐体上端顶部还设有一搅拌器(11)。
所述的气液单向分流阀(17)呈“T”形柱状,由排气孔(18)、滑块(19)、阻插杆(20)、排液孔(21)、弹簧(22)和弹簧调节器(23)组成的,两端与加药管(16)相接,其中加药管(16)的一端伸进气液单向分流阀(17)内,其前端设有阻插杆(20);其中所述的滑块(19)呈长方形状,上端设有与排气孔(18)孔径略大的半圆球突起(24),下端开有排液孔(21),一端与弹簧调节器(23)相连,其中阻插杆(20)可以插入排液孔(21)内。
所述的加热盘管(4)、温度传感器(5)、液位显示器(6)、搅拌器(11)、电磁闸门(12)、加药泵(13)、加药电磁阀(15)、气液单向分流阀(17)均与控制装置(7)电连接,控制装置(7)与电源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易维护,灵活性好,效率高,故障率低;
2、加药量准确,药力发挥作用好,成本低廉;
3、可设定时间,根据需要加药;
4、井口适应性强,可实现对不同井压油井的加药;
5、环境适应性强,可在高低温下可长期有效运行;
6、环境污染小,药剂便于更换;
7、保护性好,当储液罐的液面达不到要求时自动锁死防止空转烧坏电机。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单向分流阀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江泉;赵紫业;李瑞婷,未经赵江泉;赵紫业;李瑞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6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设备
- 下一篇:整体式伸缩门弧型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