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元共聚物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6658.4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1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桃市中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共聚物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多元共聚物反应釜。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搅拌均匀的产品,现有的反应釜对物料一般搅拌多采用延长搅拌时间、提高搅拌器速度来实现均匀搅拌。然而不是所有的物料都可以由上述方法得以实现。物料经过长时间的混合后,存在热量上升的问题,而温度的增加回带来物料配合环境的恶化。某些物料的耐温性能差、导热性差或者混合后会产生腐蚀,造成设备腐蚀,腐蚀将使金属生命缩短,腐蚀产物沉积也影响传热和水流量;同时也会造成混合物料容易板结,因而效果不甚理想。另外,长时间的混合也会带来能耗增加,生产效率的降低等种种恶果。现有研究资料表明:较好的反应釜应该在低速、高效的条件下完成混合工作。为此,业内迫切需要获得高效率的反应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元共聚物反应釜,以解决现有反应釜混合物料造成设备腐蚀、釜内温度高、搅拌速度慢、产能低生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元共聚物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部连接设置有玻璃管和电动机,电动机转轴与釜体内搅拌转轴的端部联接,所述釜体左边设置有架体,架体上安装有降温罐,所述釜体右边设置有多个储料罐,储料罐底部设置有物料进料管,物料进料管与釜体顶部连接,所述釜体底部设有物料出料管。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转轴底端与搅拌叶连接,搅拌叶上设有多个导流孔。
作为优选,所述降温罐顶部与玻璃管连接,玻璃管另一端连接在釜体顶部,所述降温罐底部连接回流管,回流管另一端与釜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效果稳定,效率高,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由于在搅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对搅拌产生影响,而降温罐大面积的换热面积使得系统冷却效果大大提高,不会对设备产生腐蚀,同时搅拌叶上的导流孔加快物料聚合速度,提升了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该多元共聚物反应釜主要由釜体1、储料罐2、电动机3、降温罐4、搅拌叶6等构成。釜体1顶部连接设置有玻璃管41和电动机3,其中降温罐4顶部与玻璃管41连接,玻璃管41另一端连接在釜体1顶部,降温罐4底部连接回流管42,回流管42另一端与釜体1连接。釜体1右边连接设置架体7,架体7上安装有多个储料罐2,储料罐2底部设置有物料进料管21,物料进料管21与釜体1顶部连接;电动机转轴31与釜体1内搅拌转轴32的端部连接,搅拌转轴32底端与搅拌叶6连接,搅拌叶6上设有多个导流孔61。釜体1底部设有物料出料管5。
工作时,物料通过储料罐2由釜体1顶部物料进料管21进入釜内,开动电动机3带动釜内搅拌叶6进行搅拌,搅拌叶上6的导流孔61能够加快物料聚合的速度。然后釜内搅拌产生的热蒸汽通过玻璃管41传输到降温罐4进行降温,而后降温后液体通过降温罐底部连接的回流管42回流入釜内。在搅拌过程中采用全封闭式,防止反应釜内有腐蚀气体进入空气造成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桃市中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仙桃市中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6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涂边烘干系统
- 下一篇:生物质立式环模压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