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6401.9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2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曾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聪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B32B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膜,具体涉及产品防伪用复合膜。
背景技术
激光防伪又名镭射防伪,或称激光全息防伪,是一种用于识别真伪并防止假冒、仿造行为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激光防伪复合膜,一般是将激光防伪层放在外面,这种结构形式的防伪复合膜贴在某产品上,以其衍射后的图案作为防伪标志,但是这种防伪复合膜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防伪层容易因摩擦而脱落;防伪层不透明,只能贴于被保护体空白处,不能防篡改及伪造图文;投射光损失大,致使图案不清晰,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透光性好、图案清晰、不宜篡改伪造的防伪性能好的防伪复合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防伪复合膜,沿所述防伪复合膜的厚度方向依次为印刷基材层、增亮层、防伪油墨层、保护层,所述印刷基材层和增亮层之间通过第一粘结层相连,所述增亮层与防伪油墨层之间通过第二粘结层相连,所述防伪油墨层与保护层之间通过第三粘结层相连,所述防伪油墨层包括防伪层和油墨层,所述防伪层和油墨层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印刷基材层为聚酯膜或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
优选地,所述增亮层为钛膜或铝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三粘结层均为聚氨酯膜。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铝膜或聚乙烯膜或邻苯基苯酚膜。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防伪复合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一增亮层,可使光透过率高,图案清晰,同时采用油墨防伪和激光防伪二种方式,不宜被篡改和伪造,防伪性能好,并且保护层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提供较好地阻隔性和防掉色等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伪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复合膜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伪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防伪复合膜,沿其厚度方向依次为印刷基材层1、增亮层2、防伪油墨层、保护层5,印刷基材层1和增亮层2之间,增亮层2与防伪油墨层之间,以及防伪油墨层与保护层5之间均通过粘结层6相连,其中防伪油墨层包括防伪层3和油墨层4,防伪层3和油墨层4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印刷基材层1为聚酯膜或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增亮层2为钛膜或铝膜,其可增加图案亮度,图案亮度可提高为原有的二倍,光透过率大,图案可显示清晰;粘结层6为聚氨酯膜;保护层5为铝膜或聚乙烯膜或邻苯基苯酚膜。
对采用激光全息技术的防伪层3的图文部分以肉眼进行观察,可以看到该防伪层中含有镭射效果的图文存在,且易于识别,对于油墨层4,采用变色油墨技术,该油墨层4内的图文部分在80℃烘箱中烘烤1分钟后可以观察到上面的图文与常温状态下有明显变化,且冷却后可恢复到原有图文状态,采用上述二种技术的结合,可有效防止防伪标志被篡改和伪造等,防伪性能良好。另外,保护层5为本实用新型防伪复合膜提供较好地阻隔性和防掉色等性能,增加了该防伪复合膜的应用范围。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聪,未经曾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6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粘自绕复合膜
- 下一篇:换挡拉索自动剥皮穿套铆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