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禁对讲的视频传输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76222.5 | 申请日: | 201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1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飞;刘梅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奥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H04N7/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门禁 对讲 视频 传输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对讲的视频传输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门禁对讲的视频传输电路,一般是由视频总线传输视频信号,经视频放大电路到显示屏。典型的,如图1所示,主机工作时将18V电压通过由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二极管D14、二极管D15、二极管D16、电容E2组成的二极串联降压滤波输出组降压为12V,再经过由三极管Q1组成的开关电路控制给摄像头供电,摄像头达到工作要求输出视频信号,视频信号从视频总线(同轴电缆75欧)输出到楼层模块,总线输出信号进入室内机经电容耦合驱动显示屏图像。
分析可知,现有的视频传输电路的传输距离有限、线材成本高、图像质量难以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禁对讲的视频传输电路,改善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门禁对讲的视频传输电路,包括电源、过压保护电路模块、摄像头、差分输出模块、视频电感接收转换模块、显示屏,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于过压保护电路模块的电源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视频总线电性连接差分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差分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视频电感接收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视频电感接收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差分输出模块是由差分双绞线驱动芯片EL5171及其外围电路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差分双绞线驱动芯片EL5171及其外围电路包括:差分双绞线驱动芯片EL5171、电阻R6、电容E23、电阻R28、电阻R119、电阻R34、电阻R38,视频信号通过电阻R6、电容E23输入差分双绞线驱动芯片EL5171的第2脚,经差分处理后双绞线驱动芯片EL5171的第5脚和第8脚输出,并经电阻R28、电阻R119、电阻R34、电阻R38匹配调节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模块包括稳压二极管ZD3、电容C43、电阻R136、电阻R135、电阻R133、三极管Q6、三极管Q8,稳压二极管ZD3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电阻R136的一端、电阻R135一端、电容C43的一端,电阻R136的另一端和电容C4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35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B极,三极管Q6的E极接地,三极管Q6的C极连接三极管Q8的B极和电阻R133的一端,三极管Q8的C极连接电阻R133的另一端,三极管Q8的E极连接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采用差分双绞线驱动芯片EL5171及其外围电路,传输距离远,线材成本低,图像质量好,电路稳定性好;
2.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过压保护电路模块,当主机给摄像头供电时,如果摄像头的过压保护电路模块检测到输入的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过压保护电路模块将切断所输入的电压,使摄像头不工作,保障了电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视频传输电路。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门禁对讲的视频传输电路的模块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门禁对讲的视频传输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门禁对讲的视频传输电路,包括电源1、过压保护电路模块2、摄像头3、差分输出模块4、视频电感接收转换模块5、显示屏6,所述电源1电性连接于过压保护电路模块2的电源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模块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摄像头3,所述摄像头3通过视频总线电性连接差分输出模块4的输入端,所述差分输出模块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视频电感接收转换模块5的输入端,所述视频电感接收转换模块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显示屏6。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差分输出模块4是由差分双绞线驱动芯片EL5171及其外围电路实现。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差分双绞线驱动芯片EL5171及其外围电路包括:差分双绞线驱动芯片EL5171、电阻R6、电容E23、电阻R28、电阻R119、电阻R34、电阻R38,视频信号通过电阻R6、电容E23输入差分双绞线驱动芯片EL5171的第2脚,经差分处理后双绞线驱动芯片EL5171的第5脚和第8脚输出,并经电阻R28、电阻R119、电阻R34、电阻R38匹配调节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奥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奥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62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获取及传输系统
- 下一篇:无面壳液晶电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