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5820.0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胜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显示屏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显示屏。
(二)、背景技术:LED显示屏作为一种大屏幕显示产品,广泛应用在各个生产行业和各种公共场合,它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传统的LED显示屏中的LED发光管的头部直接从LED显示屏面板上的通孔中穿出,这种简单的安装方式存在着亮度低、抗外界光线性差的缺陷,对于安装在户外的LED显示屏来说,由于外界的光线一般都比较强,在强烈的阳光直射下,LED显示屏给人的视觉效果非常差,如果想增加LED显示屏的亮度,就需增加其功率,这样不仅影响LED灯的寿命,而且功耗大。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亮度高、功耗小的LED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LED显示屏,含有LED线路板和面板, LED线路板的前表面上焊装有N个成行排列的LED发光管,还含有由透光材质制成的聚光板,聚光板平行于LED线路板且设置在LED线路板的前面,聚光板的前表面上设有N个聚光透镜,N个聚光透镜的位置分别与N个LED发光管的位置对应,面板设置在聚光板的前表面上,面板上设有N个通孔, N个聚光透镜的头部分别从N个通孔中伸出,在面板的前表面上且位于各行通孔之间设有横向的凸起条,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在聚光板的后表面上且与N个聚光透镜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N个空心凸起柱,LED发光管为直脚插针式LED发光管,N个直脚插针式LED发光管的头部分别位于N个空心凸起柱中。
或者,LED发光管为表贴式LED发光管,N个表贴式LED发光管分别位于N个空心凸起柱中。
聚光板、聚光透镜和空心凸起柱的材质均为透明塑料,聚光板、聚光透镜和空心凸起柱为一体式结构。
聚光透镜为凸透镜。
通孔的内径大于等于聚光透镜的外径。
凸起条与聚光透镜的高度相同。
凸起条与面板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LED线路板的前面设置了聚光板,将LED发光管的光线进行聚光,大大提高了发光亮度,然后又在面板的前表面上设置了用于遮阳的凸起条,避免了阳光直射屏体时带来的光损失,进一步提高了LED显示屏的发光亮度,使显示屏更加适应阳光强度大的户外及半户外环境;并且,本实用新型在增加LED显示屏亮度的同时,还不增加LED显示屏的功耗。
2. 本实用新型采用聚光板上的聚光透镜作为显示屏的外露发光器件,这样可避免传统LED显示屏中,因手工插装、焊接LED发光管时造成的显示面凹凸不平的缺陷,使显示屏的显示面更加整齐美观,而且,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对LED发光管的焊接精度要求不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LED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中,LED显示屏含有LED线路板1和面板8, LED线路板1的前表面上焊装有N个成行排列的LED发光管6,还含有由透光材质制成的聚光板2,聚光板2平行于LED线路板1且设置在LED线路板1的前面,聚光板2的前表面上设有N个聚光透镜3,N个聚光透镜3的位置分别与N个LED发光管6的位置对应,面板8设置在聚光板2的前表面上,面板8上设有N个通孔5, N个聚光透镜3的头部分别从N个通孔5中伸出,在面板8的前表面上且位于各行通孔5之间设有横向的凸起条4,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在聚光板2的后表面上且与N个聚光透镜3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N个空心凸起柱7,LED发光管6为直脚插针式LED发光管,N个直脚插针式LED发光管的头部分别位于N个空心凸起柱7中。
聚光板2、聚光透镜3和空心凸起柱7的材质均为透明塑料,聚光板2、聚光透镜3和空心凸起柱7为一体式结构。
聚光透镜3为凸透镜。
通孔5的内径大于等于聚光透镜3的外径。
凸起条4与聚光透镜3的高度相同。
凸起条4与面板8为一体式结构。
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3,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LED发光管6为表贴式LED发光管,N个表贴式LED发光管分别位于N个空心凸起柱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胜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胜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5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怠速起停系统及复合电源
- 下一篇:水能与太阳能混合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