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砂石骨料半成品料垂直运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5730.1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0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任金明;金珍宏;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C47/00 | 分类号: | E21C4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石 骨料 半成品 垂直 运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石骨料半成品料垂直运输结构。适用于解决高陡石料场开采的毛料就近粗碎后的半成品料垂直运输问题。
背景技术
在采用石料场开采料作为混凝土骨料料源的水电工程中,其选定的石料场往往位于高陡的山坡(顶)上,从料场至砂石加工系统之间,具有高差大、水平运距短、地形条件复杂等特点,因开采的毛料粒径较大,通常在石料场附近粗碎后运送至砂石加工系统进一步加工。粗碎后的物料即称为半成品料。传统的半成品料运输方式主要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其运输道路修建困难,对周围环境影响大,通常路差坡陡、行车速度慢,故初期投资大,运费较高,安全性较低;有的工程也采用溜井(竖井)运输,但溜井(竖井)的修建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洞室施工时不确定因素多且运行时易发生堵井等事故。
随着水电工程开发规模的扩大,料场开采强度亦越来越大,传统运输方式的经济性、安全性及对环境的影响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条件下,采用新的半成品料垂直运输方式是必须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工程投入较少的砂石骨料半成品料垂直运输结构,减少道路或地下洞室的修建和运输费用,保证物料安全、可靠运输,节省运输能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石骨料半成品料垂直运输结构,包括设在高陡山坡上的石料场,石料场附近设有粗碎车间,其特征在于:粗碎车间至山底位置开挖浇筑一条混凝土斜槽,斜槽顶部间隔布置保护钢筋,斜槽末端开挖有转存平台,转存平台外侧物料抛掷方向设置挡墙。
所述混凝土斜槽上宽下窄,斜槽倾角α取40~50度。
所述混凝土斜槽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至少有50cm。
所述保护钢筋呈拱形,两端分别固定于混凝土斜槽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运输设备在石料场高程将半成品料卸入斜槽后,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在斜槽和斜槽顶部保护钢筋的双重约束下,顺着物料堆积线自行滚落至低高程,直接完成了这段高差间的垂直运输过程,减少了传统运输方式中道路或地下洞室的修建费用和运输能耗,安全保证性较高。而且该斜槽倾角设置相对灵活,不受地质条件制约,适用于绝大多数山坡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凝土斜槽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选定的石料场位于高陡的山坡上,在石料场附近设置有粗碎车间,粗碎车间附近的边坡上开挖后浇筑一条混凝土斜槽1,斜槽采用上宽下窄的布置方式,倾角α依地形及半成品料特性(粒径、粘度)而定,可在40~50度间选择;混凝土斜槽1顶部高出原地面线7,斜槽深度根据卸料及转料强度而定,以半成品料不溢出槽壁为宜;混凝土斜槽1顶部设置一定间距的保护钢筋3,保护钢筋3呈拱形,两端分别固定于混凝土斜槽1两侧,确保少量飞出物料堆积线8的半成品料受控。混凝土斜槽1末端需开挖一个转存平台4,作为转存料堆场地,同时在转存平台4外侧物料抛掷方向设置挡墙5,以拦挡滚落的半成品料。
图3为本实施例中混凝土斜槽的截面图。混凝土斜槽1截面采用梯形结构,钢筋混凝土衬砌。为防止物料对槽壁的过度磨损,衬砌厚度不宜少于50cm。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坡度适宜的山坡上开挖并浇筑一条混凝土斜槽1,半成品料2从斜槽始端卸入,在斜槽槽壁和斜槽顶部保护钢筋3的约束下沿着物料堆积线自行滚落,在挡墙5的拦挡作用下在斜槽末端的转存平台4上形成转存料堆6,之后可通过装载机配自卸汽车或地弄胶带机将物料运至砂石加工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5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