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向多极化星载雷达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4702.8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3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泓懿;何佳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H01Q1/36;H01Q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向 多极化 雷达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多极化星载雷达天线,特别是涉及偶极子天线与单极子天线的T型组合应用,支撑杆兼作单极子天线的使用方式,偶极子天线的螺旋弹簧展开方式,天线的折叠展开方式,属于天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冰水与岩石土壤的介电常数明显不同,因此雷达波在其分界面上有明显的反射。识别这一反射是雷达探测星体分层结构的主要依据。
星体表层土壤和岩石是由硅酸盐、赤铁矿、钛铁矿等的金属含量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为低损耗介质,电磁波在其中的穿透深度写为
其中ε′r和ε″r分别为星体土壤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λ为真空中的入射波波长。
假设某星体表面土壤物质成份分别是安山石(Andesite)和玄武岩(Basalt),其中安山石介电常数εr=3.5,tanδ=(ε″r/ε′r)=0.005,玄武岩εr=7.1,tanδ=0.014。(对于50MHz,探测深度为50~200m;对20MHz,探测深度为120~500m。如果是冰水,则对应可到1km,假定冰水介电常数为1;在地球上,水的介电常数常选80。)
对于星体浅表层探测,频率越低,穿透深度越大,因此为了保证足够的穿透深度,星体浅表层探测一般选用较低的工作频率,频率太低时,星体表面和次表面将视为平坦面。相同极化(HH,VV)和交叉极化(HV,VH)的信息相比,可以显著增加雷达图像信息,因此多极化工作是SAR卫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对地观测的星载SAR天线的主要工作频段集中在L、S、C及X波段,在深空探测中,由于如上所说的频率与穿透深度的关系,所以HF频段作为兼顾电气与结构性能的最优工作频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4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