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卡环式长导向双油缸拉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4647.2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7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章温凯;章舸;章正;章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温凯 |
主分类号: | B23D41/00 | 分类号: | B23D41/00;B23D4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熙 |
地址: | 410009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环 导向 双油缸 拉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床,具体涉及一种内卡环式长导向双油缸拉床。
背景技术
拉床是一种高效、精加工、半精加工的机床。现在普遍使用的拉床包括内拉床、上拉式拉床、外拉式拉床和其它专用拉床等。拉床多采用立式结构,其工作行程一般在100厘米-300厘米。为了不使机床太高,以往立式拉床的结构多采用一个主油缸结构,即单油缸结构,如图1所示,主油缸2设置在床身1的中部,主油缸和主溜板采用前后平行配置。这种拉床在工作时,主油缸2过活塞杆的拉削力中心线a与主溜板3上刀夹头4上过拉刀5的拉刀中心线b之间就有一个力臂L,一般力臂L为30厘米-80厘米。按力学原理,拉床拉削时便会产生一个力矩M,力矩M等于切削力P与力臂L的乘积,如果切削力P为40吨,则力矩M为1200吨/厘米-3200吨/厘米。这个力矩是十分巨大的,被称为颠覆力矩。颠覆力矩作用到拉床上,容易引起机床的变形,对加工精度带来不利的影响,还会导致在拉削运动中磨损机床导轨,降低机床的使用寿命,同时这个颠覆力矩还造成拉削功率的损失,其值一般大约为拉削功率的25%-30%。
为了解决颠覆力矩的问题,也有采用双油缸的立式拉床,如图2所示,两个油缸2对称布置在拉刀中心线b的两侧,拉削时由两个油缸2抬着主溜板拉削,两油缸的拉削力中心线a与拉刀中心线b共面,不存在力臂L,这样就消除了颠覆力矩。但是这种结构的拉床,其两个油缸2设置在床身1的上部,主溜板3设置在床身1上,为了不使机床的高度过高和不影响工作行程,主溜板3只能采用较短的导向长度h,一般为30厘米-50厘米。而在一般拉床的设计中,主溜板的导向长度为其跨度的2-2.5倍,主溜板的跨度为70厘米-100厘米,显然这种拉床主溜板3的导向长度h不足其跨度的0.5倍,主溜板3的导向长度h越短越不利于拉削的导向,越影响拉削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可以消除颠覆力矩,有可以保证主溜板导向长度,提高拉削精度和效率的内卡环式长导向双油缸拉床。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卡环式长导向双油缸拉床,包括设有导轨的床身、沿导轨滑动的主溜板、与床身和主溜板连接的主油缸、设在床身或主溜板上的拉刀,其特征是所述主油缸为两个套装在所述主溜板内与主溜板平行目对称设置在所述拉刀的两侧,两个主油缸的过活塞杆的拉削力中心线与过拉刀的拉刀中心线共面。
所述导轨为对称设置的四根,导轨的导向中心线与所述拉削力中心线和拉刀中心线共面。
所述主油缸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活塞及活塞杆,缸体前端和缸体后端内分别设有与缸体内腔间隙配合的前内套和后内套;所述前、后内套的周边设有环形台阶,缸体的内壁上与该环形台阶对应设有卡槽,在前、后内套的环形台阶和缸体内壁的卡槽之间设有内卡环;所述前内套与活塞杆配合并固定在缸体上。
所述内卡环由三片扇形部分组成。
所述内套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圈密封环与所述缸体后端的内壁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在主溜板上的两个主油缸的拉削力中心线与拉刀中心线共面,可以消除颠覆力矩,又由于两个主油缸是套装在主溜板内与主溜板平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拉刀的两侧,可以保证主溜板有足够的导向长度,从而可以提高拉削精度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油缸由于采用内卡环结构,可以使得油缸头的径向尺寸最小,并不大于缸体的外径尺寸,便于平行安装在主溜板上并使主溜板与床身上的导轨形成最佳配合。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单缸拉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双缸拉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向视图。
图6是图4的侧面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油缸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C-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温凯,未经章温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4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