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73491.6 | 申请日: | 2012-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孙爱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银环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5/40 | 分类号: | E04B5/40;E04C5/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钢筋 桁架 楼承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适用于较大跨度的异形承重结构、大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速铁路等建筑中,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用于较大跨度的异形承重结构、大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速铁路等建筑中。在施工阶段,钢筋桁架楼承板可承受施工荷载,直接铺设到梁上,进行简单的钢筋工程便可浇筑混凝土。
现有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如图1所示,它将网状的钢筋桁架结构焊接在镀锌钢板上而成,一般桁架的高度调节范围在70-270mm,钢筋的螺纹形状固定,整体的钢筋桁架结构自重较重,运输和施工均不方便,同时镀锌钢板的厚度较薄,加强筋为平行横向,施工荷载重量较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对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强度、受力等性能带来影响,所以有必要改进现有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该桁架钢筋的螺纹与混凝土间咬合力强,钢板底模的加强筋受力效果佳,且加强筋倾斜设置于钢板底模上,荷载能力更大,结构更加稳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描述方案:
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它由压肋钢筋桁架结构和钢板底模结构焊接组合成一体,所述压肋钢筋桁架结构由三根钢筋与腹杆钢筋焊接而成,三根钢筋形成空间三角构造的立体桁架,其中一根为上弦钢筋,两根为下弦钢筋,腹杆钢筋设在上、下弦钢筋之间,所述钢板底模结构上间隔设有多组压肋钢筋桁架结构,钢板底模结构上设有多道加强筋,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倾斜设置。
所述加强筋与压肋钢筋桁架结构的夹角呈30-70度。
所述压肋钢筋桁架结构中三根钢筋中的一根、二根或三根加工有外螺纹,螺纹螺距可调,根据需求进行调节螺纹的细密程度。
所述钢板底模结构为0.5-1.0mm厚的镀锌钢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其形成桁架的三根钢筋设有螺纹,且螺纹的细密程度和桁架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设定,从而减轻了钢筋桁架的自重,同时施工后,钢筋的螺纹与混凝土间咬合力强,粘结度高,桁架结构更加稳固。
2、本实用新型还在钢板底模上设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倾斜设置,从而使其承受荷载能力更强,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结构更牢固可靠,稳定性更强,受力模式更合理,楼板整体性能更优越,施工更便捷、环保。
3、该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阶段无需临时支撑,减少钢筋用量和模板缝隙,从而达到不易漏浆、安全可靠、缩短工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效果,故能满足于较大跨度的异形承重结构、大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速铁路等建筑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钢筋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钢板底模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压肋钢筋桁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钢板底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5中A1、A2、A2表示压肋钢筋桁架结构中两根下弦钢筋的固定位置,B1、B2表示压肋钢筋桁架结构之间的间隔,m表示加强筋与压肋钢筋桁架结构的夹角,一般取30-70度,最优取45度。
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它由压肋钢筋桁架结构和钢板底模结构焊接组合成一体。一般情况下,多组压肋钢筋桁架结构间隔式固定在一个钢板底模结构上。钢板底模结构上设有多道加强筋,且加强筋倾斜设置,加强筋与压肋钢筋桁架结构的夹角45度。
其中,压肋钢筋桁架结构由三根钢筋与腹杆钢筋焊接而成,腹杆钢筋呈连续的“Λ”形结构。三根钢筋形成空间三角构造的立体桁架,其中一根为上弦钢筋,两根为下弦钢筋,腹杆钢筋设在上、下弦钢筋之间,一般情况下三根钢筋均加工有外螺纹。也可一根或二根加工外螺纹。
钢板底模结构为0.5-1.0mm厚的镀锌钢板。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有效宽度为350-9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银环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银环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3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手持智能终端的实验室仪器联结系统
- 下一篇:电容式触摸屏书写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