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式节能泥水絮凝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3339.8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9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罗旭;魏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禹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9/02;B01F5/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165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 节能 泥水 絮凝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泥水絮凝混合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水过滤处理中,特别是采用带式过滤机时,需要使用絮凝剂加入到需过滤的含泥污的泥水中;泥水在絮凝剂的作用下产生分离,有利于带式过滤机连续对污水进行过滤,并防止污泥在连续过滤时,产生堵塞滤网的问题。在对污水加入絮凝剂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使絮凝剂与污水相混合,这样便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另外,现有混合装置在加入絮凝剂产生泥水分离作用后,分离出的清水没有及时被排出和收集,而是一同被排到带式过滤机中进行过滤,增加了过滤设备的负荷,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节省能源、结构简单的旋流式节能泥水絮凝混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合筒,混合筒一端设置有进药口和进泥水口;混合筒另一端设置有泥水输出口,其结构要点混合筒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合筒包括横向混合筒和纵向混合筒,横向混合筒的一端设置有进泥水弯管,进泥水弯管上设置有进药管;横向混合筒的一端与纵向混合筒的上端相连通,纵向混合筒的下端设置有泥水输出管;所述横向混合筒和/或纵向混合筒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片。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纵向混合筒上端设置有与纵向混合筒连通的清水溢流管,清水溢流管的输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泥水弯管的输入口的高度。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纵向混合筒上端设置有集水桶,集水桶下端与纵向混合筒连通,集水桶上端与清水溢流管连通;集水桶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滤网。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滤网周边设置有挂边,集水桶下端相应于挂边设置有挡圈,滤网周边通过连杆与滤网上方的提梁相连;集水桶上端设置有可拆装的上盖。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横向混合筒与纵向混合筒内壁的连接处相切。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泥水输出管为S形管,泥水输出管的下进口与纵向混合筒的下端相连。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泥水弯管上设置有进清水管,泥水输出管的下端设置有具有阀门的排水管。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纵向混合筒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漏斗,收集漏斗的下端与泥水输出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水流的流速和压力,通过螺旋片的导流作用,实现旋流式混合,不用另加机械动力搅拌,节省了能源,且效果好、效率高。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电机、减速机、搅拌轴、搅拌叶等装置;因此,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滤网及相应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中,1为阀门、2为排水管、3为泥水输出管、4为纵向混合筒、5为滤网、6为连杆、7为集水桶、8为清水溢流管、9为提梁、10为上盖、11为进药管、12为进清水管、13为进泥水弯管、14为螺旋片、15为横向混合筒、16为收集漏斗、17为挂边、18为带式过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合筒,混合筒一端设置有进药口和进泥水口;混合筒另一端设置有泥水输出口,混合筒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片14。
所述进药口用于加入絮凝剂。
所述螺旋片14可焊接在混合筒内壁上。
所述混合筒包括横向混合筒15和纵向混合筒4,横向混合筒15的一端设置有进泥水弯管13,进泥水弯管13上设置有进药管11;横向混合筒15的一端与纵向混合筒4的上端相连通,纵向混合筒4的下端设置有泥水输出管3;所述横向混合筒15和/或纵向混合筒4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片14。通过横向混合筒15和纵向混合筒4进行两级混合,混合充分,泥水分离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禹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禹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3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网配电变压器的节能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网控制变量与状态变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