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TM智能安防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2220.9 | 申请日: | 201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7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秦桂才;朱勇;梁启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5B63/14;E05B47/00;G08B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9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tm 智能 安防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TM智能安防门。
背景技术:
在ATM加钞间、金库通道、工矿企业财务室、档案室、收费处、仓库、等重要房间,通常都需要使用防盗防撬安全门;而目前市场上的安全门,大多没有电子与机械结合,物防与技防有机结合不足,有的只需要使用一把钥匙就可以打开整个门,且被撞击或暴力冲撞时没有联网报警功能,非常不安全。因此设想提供一种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ATM智能安防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安全门,大多没有电子与机械结合,物防与技防有机结合不足,有的只需要使用一把钥匙就可以打开整个门,且被撞击或暴力冲撞时没有联网报警功能,非常不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ATM智能安防门,包括门框、门体:门框内安装有门体,门体上下左右四周均设置有若干伸缩式防撬杆,门体中部一侧安装有电子门锁,电子门锁下端安装有TM触头,门锁上端的门体侧边安装有磁力传感器,门体下端安装有音箱和报警喇叭;门体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连接到电子门锁、TM触头、磁力传感器、音箱、报警喇叭;门体中部一侧安装有机械副锁。
所述TM触头,是用于读取TM卡内容的接触式传感器,采用锌合金制成,触头部分镀铬。
所述伸缩式防撬杆,通过门体内的机械结构与电子门锁相连接,电子门锁锁死时,伸缩式防撬杆全部或部分伸出卡入门框内。
所述门体四周侧边共有22个伸缩式防撬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根据GA38-2004《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和GA576-2005《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设计而成,是物防和技防有机的结合,针对于用于各类无人值勤金融场所,具有防撬、防破坏和非法入内、在受到外界任何作用下破门而入,直接110联网等功能,从而有效解决了无人报警,安全性能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ATM智能安防门,包括门框1、门体2:门框1内安装有门体2,门体2上下左右四周均设置有若干伸缩式防撬杆3,门体2中部一侧安装有电子门锁4,电子门锁4下端安装有TM触头5,电子门锁4上端的门体2侧边安装有磁力传感器6,门体4下端安装有音箱7和报警喇叭8;门体4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9,控制电路板9连接到电子门锁4、TM触头5、磁力传感器6、音箱7、报警喇叭8;门体2中部一侧安装有机械副锁10;TM触头5是用于读取TM卡内容的接触式传感器,采用锌合金制成,触头部分镀铬;伸缩式防撬杆3通过门体2内的机械结构11与电子门锁4相连接,电子门锁4锁死时,伸缩式防撬杆3全部或部分伸出卡入门框内;门体2四周侧边共有22个伸缩式防撬杆3。
具体使用时,ATM智能安防门具有通过磁力传感器自动检测门体开关的状态功能,门在没有关闭的情况下语音提示“请关门”。
在此门受到外界作用下非法开启的时候,系统与110报警中心联网(就是接入金融报警系统接钮),在起动报警电话的同时,系统也自动拉响报警器,从而有效抑制犯罪者心理,给110中心赢得时间。
系统在正供电的情况下即使用机械钥匙开启电控锁,系统也会触发110报警系统,也就是说系统在正常供电的情况下,打开此门必须是电子钥匙N+1式开锁,只有N+1式经过信号处理系统判定为正常,其他任何开启都视为非正常开启,这样更便于金融的安全管理。
本系统开门方式采用N+1制的开启方式,所谓的N+ 1制开启方式也就是说:开启这道门必须要有三个人或者三个以上的人到场方能打开此门,N就是二个或者三个以上,加“1”就是给这“N”授权开启此门,如果单独使用“1”授权卡也是无法打开此门,系统开门方式必须是N+1制,缺一不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门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2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