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壳的主机板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2191.6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0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勤诚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壳 主机板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壳的主机板固定结构,尤指机壳的底板上为一体成型有具间隔柱的固定部,且各间隔柱中空的内壁面处成型出一螺孔,而可配合垫体使主机板底面抵靠后利用定位元件锁接固定成为一体,以此达到结构简单、精简组装工序且成本更为低廉的效用。
背景技术
现今多元化信息时代来临,使各式各样电子产品充斥在生活环境周遭,随着科技不断的创新与进步,电子产品亦朝向多功能、用途及附加更多的硬设备迈进,而许多电子产品皆会以计算机来控制其动作或执行功能,因此计算机使用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再者,由于计算机处理效能愈来愈强,硬盘所需储存的数据也愈来愈多,所以在计算机主机的机壳中设置一台或二台硬盘实不敷使用,必须不断扩充、连接更多的硬盘、光驱及烧录器等硬设备,而一般工业用计算机的服务器机壳内部通常皆设置有主机板、电源供应器、硬盘及风扇等电子装置,不过也正因服务器使用时空间位置有所限制,使机壳内部的电子装置设置上必须额外注意,此种空间限制对于电源供应器或风扇等电子装置而言是很容易可轻易克服的,但就以主机板来说,则有了些许的障碍存在,兹因每家主机板制造厂商所制定的主机板规格大都不相同,其输入/输出端口(I/O Port)位置也不相同,且因机壳一侧处可供输入/输出端口露出的多个镂空孔为一体成型或是透过侧板来固定在机壳上,使机壳的底板上需要设置许多的铜柱才能提供不同位置的主机板作组装固定,同时将输入/输出端口对位且露出于镂空孔处,以供外部电子设备连接使用。
然而,现有服务器机壳的底板上设置铜柱的方式,是先于底板上利用钻头或铣刀成型出多个孔洞后,再利用丝攻或自攻螺丝在各孔洞内成型出螺纹形成一螺孔,即可将各铜柱一端外牙分别锁入于螺孔内,使主机板平放于多个铜柱上后与底板形成一预定间距,以避免主机板底面直接接触到底板所造成短路的情况,而铜柱另端的内牙则可供螺丝由主机板上的通孔穿过后再锁入于其内锁接固定成为一体,不过随着制造厂商的机壳出货量成长,其底板上的铜柱设置数量亦将倍数增加,造成整体组装工序愈趋于繁琐且耗费工时,进而导致使组装工时与成本,以及铜柱材料成本相对增加、昂贵问题产生,综观上述的缺失,若能针对机壳整体构造、组装及材料使用成本上的课题来进行设计,尤其是在现今各制造厂商间竞争相当激烈及产品同质化的环境下,要如何大幅缩减底板上设置多个铜柱所耗费的组装工时与成本,并能有效提升机壳实际应用上的效果,即为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创作人有鉴于现有服务器机壳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数据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机壳的主机板固定结构的新型诞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壳的主机板固定结构,包括有机壳,该机壳内部形成有可收容预设主机板的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底部设有底板,而底板表面上利用机械加工方式一体成型有预定高度的多个固定部,且各固定部上皆具有一纵向透孔及透孔周缘处所向上形成中空的间隔柱,并于间隔柱内壁面处成型出内螺纹而形成一螺孔。
其中,该机壳底板表面上的固定部为可利用抽拉或挤制的机械加工方式所一体成型。
其中,该机壳固定部的间隔柱内壁面处为可利用丝攻或自攻螺丝加工成型出一螺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为一种机壳的主机板固定结构,包括有机壳及主机板,其中该机壳内部形成有可收容主机板的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底部设有底板,而底板表面上利用机械加工方式一体成型有预定高度的多个固定部,且各固定部上皆具有一纵向透孔及透孔周缘处所向上形成中空的间隔柱,并于间隔柱内壁面处成型出内螺纹而形成一螺孔,再于固定部上置放有具预定厚度的垫体,且垫体所具的孔洞为对应于螺孔,又主机板的底面为抵靠于垫体表面上,并于主机板上的多个通孔内分别穿设有位于孔洞中且锁入于螺孔内的定位元件。
其中,该机壳底板表面上的固定部为可利用抽拉或挤制的机械加工方式所一体成型。
其中,该机壳固定部的间隔柱内壁面处为可利用丝攻或自攻螺丝加工成型出一螺孔。
其中,该垫体的孔洞内径为可等于或略大于固定部的螺孔内径。
其中,该固定部的间隔柱加上垫体的高度为大于其它不具有垫体的固定部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勤诚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勤诚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2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