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粗轧支承辊镶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2100.9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德光;王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汇程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8/02 | 分类号: | B21B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粗轧 支承 辊镶套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粗轧支承辊镶套设备,属于铝合金板材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粗轧工序是铝及铝合金板材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四重热轧机的支承辊在热粗轧工序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热粗轧过程中支承辊由于受到冷却液和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支承辊表面会出现掉皮和崩坑的现象。导致支承辊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备件的费用支出就会相应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支承辊镶套技术存在的支承辊因温度变化为导致支承辊表面掉皮和崩坑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热粗轧支承辊镶套设备,包括辊套精炼炉、辊套配套设备、超声波探伤设备和支承辊表面打硬设备,辊套精炼炉与辊套配套设备连接,辊套配套设备连接与支承辊表面打硬设备连接,超声探伤设备用于对辊套进行超声波探伤。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支撑管进行烘装及打硬,避免因温度变化为导致支承辊表面掉皮和崩坑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热粗轧支承辊镶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热粗轧支承辊镶套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辊套精炼炉1、辊套配套设备2、超声波探伤设备3和支承辊表面打硬设备4,辊套精炼炉1与辊套配套设备2连接,辊套配套设备2连接与支承辊表面打硬设备4连接,超声探伤设备3用于对辊套进行超声波探伤。
具体的,辊套精炼炉1可采用ZGGL型钢包精炼炉,辊套配套设备2可采用ZZXM系列辊套配套设备,超声波探伤设备3可采用OTD-3000数字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支承辊表面打硬设备4可将辊身硬度HS48~52,辊身硬度差不超过HS4淬硬层深度≥60mm,达到生产工艺要求。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铝合金中厚板自动化包装堆垛设备的工作原理是:热轧支承辊成品规格直径1250mm,报废直径1180mm,辊身长度2000mm。为达到成品支承辊的规格,首先制作支承辊的辊套,辊套材料选用轧辊材料中的9Cr2Mo,在大型锻造机上进行锻造,然后到车床上进行粗车、精车。根据辊套的内径尺寸对报废支承辊进行粗车、精车。具体的,在辊套精炼炉1内制作9Cr2Mo真空铸锭,铸完后在大型锻造机上进行锻造,锻后热处理、进行粗加工,辊套内径加工至820mm,壁厚216~220mm,长度2000mm,过盈量0.7~1.2mm。辊芯可采用报废支承辊,按照加工好的辊套内孔尺寸加工辊芯辊面,保证上述的过盈量。辊套装配工艺是关键的工序,在装配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烘装温度,加热温度可依据热装配时的温度计算公式:
t=【(δ0+δmax)/(a×d)】+t0,℃
式中,δ0表示装配时的最小间隙,δmax表示最大过盈,a表示筒孔直径,d~表示线膨胀系数(钢筒取12×10-6/℃),t0表示室温,取20℃。将有关参数代入公式得到t=213℃。考虑到在装配的过程中会有热量损失,可将加热温度适当提高10%~15%。超声波探伤设备3可检验辊套是否有缺陷、最后淬火、然后回火处理、以保证辊面硬度。对支承辊表面打硬度,可通过支承辊表面打硬设备4将辊身硬度打至HS48~52,辊身硬度差不超过HS4淬硬层深度≥60mm,以达到生产工艺要求。
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支撑管进行烘装及打硬,避免因温度变化为导致支承辊表面掉皮和崩坑的现象。热轧支承辊在半径方向上的有效长度是35mm,每年由于辊面蹦坑和掉皮磨削损失大约5~6mm,因此,一对支承辊在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能使用5~6年,提高了支承辊的使用寿命,使设备资金投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汇程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汇程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2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