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锁控式全自动防盗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971.9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3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厦;邹琼;李鹰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特安远控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锁控式 全自动 防盗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防盗报警系统,尤其是一种隐形锁控式全自动防盗报警系统,属于防盗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室防盗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防盗报警系统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居室防盗设施,其可靠性、防盗功能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财产以及人生安全,因而至关重要。现行的防盗报警系统通常具有如下缺陷:首先,用户往往在需要回家开门前先用遥控器先撤防,而出门后又要再用遥控器布防,操作十分繁琐,如果开门前忘了撤防就会引发误报警,而出门后忘了布防则会引发漏报甚至造成失窃的重大损失,因此使用很不方便;其次,现有技术中也有在明锁的机构内加装一种装置,使之在开锁的同时撤防,在反锁的同时又布防,但也往往出现盗贼撬开锁后同样撤防而漏报警、造成重大被盗损失的案例。
鉴于上述普遍存在的缺陷,能否设计、生产一种新型的防盗报警系统,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对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隐形锁控式全自动防盗报警系统,其将布、撤防与隐形锁的反锁、开锁联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居室防盗报警系统操作繁琐、易发生漏报警的弊端。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隐形锁控式全自动防盗报警系统包括:主人识别装置、隐形锁控制装置、隐形锁、继电器矩阵、报警装置以及传感器,其中,主人识别装置与继电器矩阵、报警装置以及传感器顺次连接,且主人识别装置与隐形锁控制装置连接,隐形锁控制装置与隐形锁连接。
优选地,主人识别装置为遥控钥匙、用户手机、射频识别装置、指纹识别器或虹膜识别器。
优选地,隐形锁控制装置为电控系统。
优选地,隐形锁为电锁口或电闸锁。
本实用新型较之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防盗能力大大增强;
2、成本低廉,可对现有防盗报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3、安全性和便利性更高,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符号说明:1、主人识别装置;2、隐形锁控制装置;3、隐形锁;4、继电器矩阵;5、报警装置;6、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隐形锁控式全自动防盗报警系统包括主人识别装置1、隐形锁控制装置2、隐形锁3、继电器矩阵4、报警装置5以及传感器6,其中,主人识别装置1与继电器矩阵4、报警装置5以及传感器6顺次连接,且主人识别装置1与隐形锁控制装置2连接,隐形锁控制装置2与隐形锁3连接。
主人识别装置1可以是遥控钥匙、用户手机、射频识别装置、指纹识别器或虹膜识别器;主人识别装置1根据采集的主人相关信息识别主人的身份。
隐形锁控制装置2例如是电控系统,其根据主人识别装置1的识别结果对隐形锁3执行相应的开锁、闭锁操作。
隐形锁3与具有钥匙孔的明锁相区别,其可与明锁配套使用,不易被盗贼发现,可以是电锁口、电闸锁等;其根据隐形锁控制装置2的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开锁、闭锁操作。
继电器矩阵4用于根据主人识别装置1的识别结果、以及隐形锁3的开锁、闭锁状态控制报警装置5的撤防、布防。
传感器6用于在布防状态下实时采集布防区域内的各类信息发送到报警装置5;报警装置5根据传感器6传送来的传感信息判定是否有盗贼进入布防区域,并在判定有盗贼进入布防区域时发出报警信号。
现有技术中,遥控钥匙、手机、射频识别器、电锁口、电闸锁及其相应的电控系统等都具有成熟的产品,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特安远控门业有限公司,未经南宁特安远控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9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型受污染滤料的原位再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白内障手术晶状体核支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