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式及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904.7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庆;刘建阔;薛二军;阎小禾;聂英进;张轶凡;张建;谢慎琳;郭金芳;轩兴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凯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34;B01D53/8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王蕴华 |
地址: | 30038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外置 除臭 微生物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恶臭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城市污水恶臭气体治理的内置式及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污水厂的恶臭污染对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的影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并引起我国政府和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有效的进行城市污水厂的恶臭治理已迫在眉睫,《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恶臭污染物治理”。
常见的恶臭处理技术多采用物化处理法及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包括洗涤法、吸附法等,这些技术的主要缺点是要不断消耗化学药剂、吸附剂等原料资源,运行费用高,且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二次污染。目前,生物处理法在该领域正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现在应用较多的生物滤池法也存在需要进行臭气的收集和输送,单独构建除臭装置或设施,系统维护复杂,占地面积大及反应条件不易控制等明显的缺点。
近期,在采用生物处理法处理恶臭技术领域,针对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治理,业内人士研发出一种用于培养除臭微生物的培养装置,并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根据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池,生物反应池及二沉池的结构,内置式除臭微生物的培养装置安装在污水厂生物池里,可通过将培养出的除臭微生物投加到生物池并经二沉池的污泥输出口投加到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池来实现去除生物反应池内的臭味和实现从源头对恶臭污染物的处理。外置式除臭微生物的培养装置是通过连接在二沉池污泥输出口与生物反应池进水口之间和/或连接在二沉池污泥输出口与预处理池进水口之间以去除生物反应池内的臭味和/或实现从源头对恶臭污染物的处理。
目前这种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顶部设有筒盖、底部设有筒底的外筒体及嵌套固装在其内侧中部的填料层,所述外筒体设有进泥口、出泥口,外筒体底部设有空气搅拌器,回流污泥由外筒体进入,自上而下通过填料层与其充分接触,进行除臭微生物活化培养,培养好的除臭污泥由外筒体流出分别投加到系统的生物反应池和/或预处理池中,实现除臭处理。采用该培养装置避免了前述生物滤池法除臭存在的反应条件不易控制、异地臭气的收集和输送等问题,也无需单独构建除臭设施,使系统维护简化,节省占地面积。但这种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结构上仍存在缺陷,由于填料层是充满整个外筒体截面填充,尽管采用空气搅拌器,依然存在装置内水体流态不易控制的问题,且活性污泥一次性通过填料层,活化培养不够充分,生物填料的利用率较低,同时影响除臭微生物的培养效果。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90%以上都是采用活性污泥工艺,如能在上述除臭微生物的培养装置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水体流态易于控制,提高生物填料的利用率的高效能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将对污水处理行业整体恶臭污染的治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用于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内置式及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实现对培养污泥的水体流态的良好控制,提高生物填料的利用率及除臭微生物的培养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顶部设有筒盖、底部设有筒底的外筒体及设置在外筒体内侧中部的填料层,所述外筒体设有进泥口、出泥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体中央纵向贯穿所述填料层设置导流筒,所述填料层是嵌套固装于所述外筒体和导流筒之间的内装填料的环形开孔腔体,所述出泥口为圆筒状口并与导流筒同轴设置在筒盖上,导流筒上端口伸入出泥口并与出泥口间保有间隙,其下端口与筒底之间保有间隔,所述进泥口至少为2个并中心对称设置在筒盖上;由外筒体下部水平插入一连接风机的供气管,供气管设有若干出气孔的端部横跨导流筒下部筒体并与导流筒筒壁密封连接。
所述填料层包括装填腐植酸-硅酸盐复合填料的上层开孔腔室和装填天然火山岩类矿石的下层开孔腔室。
所述筒盖为锥面筒盖。
一种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顶部设有筒盖、底部设有筒底的外筒体及设置在外筒体内侧中部的填料层,所述外筒体设有进泥口、出泥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体中央纵向贯穿填料层设置导流筒,所述填料层是嵌套固装于所述外筒体和导流筒之间的内装填料的环形开孔腔体,所述导流筒上端口与筒盖间保有间隔,其下端口与筒底间保有间隔,所述进泥口与出泥口均设置在高于导流筒上端口的外筒体侧壁上;由外筒体下部水平插入一连接风机的供气管,供气管设有若干出气孔的端部横跨导流筒下部筒体并与导流筒筒壁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凯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凯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循环厌氧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好氧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