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性高强度的座椅PVC人造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608.7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刘顺斌;田琛;曾艳;吴忠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诺法装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6 | 分类号: | D06N3/06;B32B3/24;B32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24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性 强度 座椅 pvc 人造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工业的PVC人造革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气性高强度的座椅PVC人造革。
背景技术
一类外观、手感似皮革(见革)并可代替其使用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织物为底基,涂覆由合成树脂添加各种塑料添加剂制成的配混料制成(见增塑糊加工)。
人造革在我国,人们习惯将用PVC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VC人造革(简称人造革);用PU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人造革(简称PU革):用PU树脂与无纺布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合成革(简称合成革)。
现有技术中的PVC人造革加工多采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使用过程中增塑剂会逐渐迁移到制品表面而与人接触。邻苯二甲酸酯类具有生殖毒性,还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因而欧盟以开始禁用此类物质。
随着大众对环保概念的增强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真皮在汽车座椅上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少;但同时目前PVC人造革又普遍存在透气性差和强度不高的弱点,长期使用容易开裂,特别是车内温度较高时人体汗液不能被吸收,降低了汽车用户的舒适度,已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气性强、强度高的一种透气性高强度的座椅PVC人造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透气性高强度的座椅PVC人造革,所述人造革由PVC不发泡层、PVC发泡层以及基布层组成;所述PVC发泡层安置在PVC不发泡层和基布层之间;所述人造革表面上均匀设有多个贯通人造革的孔,所述基布层为仿超纤维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人造革表面上设有孔结构保证了产品的透气性要求,基布层采用高强度仿超纤基布,其可以保证部分纤维断裂仍然可以让产品保持很高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0、PVC不发泡层 20、PVC发泡层 30、基布层 40、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一种透气性高强度的座椅PVC人造革,所述人造革由PVC不发泡层10、PVC发泡层20以及基布层30组成;所述PVC发泡层20安置在PVC不发泡层10和基布层30之间;所述人造革表面上均匀设有多个贯通人造革的孔40,所述基布层30为仿超纤维布。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人造革上设有孔40结构,孔40结构保证了产品的透气性要求,基布层30为仿超纤维布,高强度仿超纤基布可以保证即使部分纤维断裂仍然可以让产品保持很高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PVC人造革可以作为一种标准的产品结构替代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真皮,而且利用率较真皮大大提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诺法装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欧诺法装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帘线以及含有钢帘线的同步带
- 下一篇:蒸汽站式电熨斗加热、上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