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毂式结构的冲动式汽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439.7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5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任江涛;纪凯;唐囡;付学伟;靖维勋;马子阳;苗亮亮;刘伟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陕鼓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32 | 分类号: | F01D1/32;F01D25/16;F01D9/02;F01D5/30;F01D5/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61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毂式 结构 冲动 汽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特别是一种转毂式结构的冲动式汽轮机。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汽的内能经过涡轮膨胀做功来驱动发电机或泵、风机、压缩机等的动力设备,在电厂、钢铁、石化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汽轮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冲动式汽轮机中蒸汽在每级中的焓降仅产生在隔板的喷嘴组中,动叶栅的前后由于没有焓降故而压力相等,常做成盘式结构,称为轮盘。轮盘上开有平衡孔,保证轮盘两侧无轴向推力。轮盘套装在主轴上,或者和主轴一起加工而成。
汽轮机除了用在发电领域,还被大量使用在拖动机组中,用以驱动泵、风机、压缩机等,图1为传统的冲动式汽轮机剖面图,整个汽轮机的通流部分由汽缸C与大气隔开,形成封闭的汽室。新蒸汽进入汽室后通过调节汽阀A控制进汽量,然后进入喷嘴组E中膨胀,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动能,而后高速蒸汽流经动叶栅做功,蒸汽的动能转换为透平旋转的机械能输出到被驱动机。这种机组的隔板D是由隔板体和喷嘴E焊接构成的,隔板D安装在汽缸C上;转子由主轴H和装在主轴上的动叶片F组成,动叶F安装在主轴上的轮盘G轮缘的槽子内。一组喷嘴和一列动叶组成汽轮机的级,每级隔板中的喷嘴组和装在轮盘上的动叶栅形成汽流的通道,将蒸汽的内能转化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输出到被驱动机。
随着被驱动机组要求的转速越来越高,冲动式汽轮机的轮盘式结构在空间布置及叶轮强度方面已不能满足要求。特别在额定转速超过12000r/min,工作转速逼近或进入转子的临界区,使机组振动大,寿命严重缩短,甚至机组不能正常开启;且由于叶片的离心拉应力和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在如此高的转速下,如果采用常规叶轮、叶根结构,叶轮强度和动叶强度都无法满足安全要求,会由于动叶离心力太大而导致叶轮、叶片断裂,给整个汽轮驱动机组带来毁灭性灾害。因此,研究一种轴向距离短,转子各部分强度、刚性好的冲动式汽轮机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毂式结构的冲动式汽轮机,该汽轮机的转子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刚度,完全能够保证机组在12000r/min的转速以上安全运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高旋转部件的强度、缩短轴向尺寸是问题的关键,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转毂式结构的冲动式汽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汽阀、喷嘴组、调节级动叶片、汽缸、喷嘴持环、喷嘴叶栅、动叶、主轴、后轴承、叶轮、前轴承、止推轴承和前轴承座,其中,调节汽阀安装在通往汽缸的流道上,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位于汽缸的前、后两端;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支撑主轴;
汽轮机的调节级上的多个喷嘴焊接组成喷嘴组,调节级对应的主轴外圆周上设置叶轮,且叶轮与主轴为一体,喷嘴组安装在汽缸上;调节级动叶片安装在叶轮外圆;
压力级对应的主轴是呈轮毂型的转子体主轴,动叶的叶根安装在转子体上的转毂T形叶根槽内;汽缸内壁上固定有环状的喷嘴持环,压力级的所有喷嘴均匀安装在喷嘴持环的内圆周上,形成喷嘴叶栅。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其他技术特征:
所述调节级动叶片的叶根为叉型叶根。压力级动叶的叶根为T形叶根。所述压力级的喷嘴的叶根采用T形叶根。所述动叶的叶片为冲动式叶片。
相比于传统的轮盘式汽轮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压力级没有轮盘,节圆直径减小,使得动叶片的离心拉应力减小,提高了动叶强度,也提高了汽轮机转速变工况的范围;同时,由于压力级没有轮盘,减小了转子的附加质量,还使得主轴直径相应增大,提高了转子的刚度,提高转子的临界转速。
2、转毂结构的压力级采用全周进汽,从而减小部分进汽损失;由于各压力级轴向间隙小,所以各级余速都能被下级利用,减小了余速损失;采用转毂结构避免了传统轮盘式压力级强度设计难题,降低了加工制造成本,也使切削加工量减少。
3、总体结构紧凑,有利于高转速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冲动式汽轮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含义如下:A—调节汽阀,B—调节级,C— 汽缸,D—隔板,E—喷嘴,F—动叶,G—轮盘,H—主轴,I—止推轴承,J—前轴承,K—后轴承,L—前轴承座,M—后轴承座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陕鼓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陕鼓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