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比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267.3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0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孙黎斌;周文益;罗阳;赵国良;吕海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36 | 分类号: | H03M1/36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比较 | ||
1.一种高速比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差分放大器(10)、动态锁存电路(20)和锁存输出电路(30);其中:
所述前置差分放大器(10),为有源负载结构的差分放大器;所述动态锁存电路(20),设置有以反相器首位相接成的双稳态结构;所述锁存输出电路(30),设有对动态锁存电路的输出进行锁存并输出的两个共源差分输入NMOS管和两个交叉耦合的PMOS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比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差分放大器(10)包括:第一PMOS晶体管(MP1)、第二PMOS晶体管(MP2)、第一NMOS晶体管(MN1)、第二NMOS晶体管(MN2)和第三NMOS晶体管(MN3);
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NM1)的漏极接第二NMOS晶体管(NM2)的源极和第三NMOS晶体管(NM3)的源极,第一NMOS晶体管(NM1)的源极接地(GND),第一NMOS晶体管(NM1)的栅极接偏置电压(Vbias);
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NM3)的栅极接正向输入(VIP),第二NMOS晶体管(NM2)的栅极接反向输入(VIN),第三NMOS晶体管(NM3)的漏极接第二PMOS晶体管(MP2)的漏极和栅极;第二NMOS晶体管(NM2)的漏极接第一PMOS晶体管(MP1)的漏极和栅极;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NM3)和第二NMOS晶体管(NM2),构成了前置差分放大器的输入差分对管;
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MP1)的源极和第二PMOS晶体管(MP2)的源极接电源(VDD),PMOS晶体管(MP1)和PMOS晶体管(MP2)构成了前置差分放大器中的有源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比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差分放大器(10)具有形成比较器输入端的两个差分第一输入端口(VIN)和第二输入端口(VIP),以及形成前置差分放大器输出的第一输出结点(net1)和第二输出结点 (net2);第三NMOS晶体管(NM3)和第PMOS晶体管(MP2)之间的连接处构成了第二输出结点(net2),第NMOS晶体管(NM2)和第一PMOS晶体管(MP1)之间的连接处构成了第一输出结点(net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比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锁存电路(20)包括:第三PMOS晶体管(MP3)、第四PMOS晶体管(MP4)、第五PMOS晶体管(MP5)、第六PMOS晶体管(MP6)、第七PMOS晶体管(M7)、第八PMOS晶体管(MP8)、第四NMOS晶体管(MN4)、第五NMOS晶体管(MN5)、第六NMOS晶体管(MN6)和第七NMOS晶体管(MN7);
所述第四PMOS晶体管(MP4)的栅极接前置差分放大器(10)的第二输出结点(net2),第四PMOS晶体管(MP4)的源极接电源(VDD),第四PMOS晶体管(MP4)的漏极接第五PMOS晶体管(MP5)的源极;第三PMOS晶体管(MP3)的栅极接前置差分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结点(net1),第三PMOS晶体管(MP3)的源极接电源(VDD),第三PMOS晶体管(MP3)的漏极接第六PMOS晶体管(MP6)的源极;所述第四PMOS晶体管(MP4)和第三PMOS晶体管(MP3)构成动态锁存电路的输入差分对,同时第一输出端口(net1)和第二输出端口(net2)也成为动态锁存电路的差分输入端口;
所述第五PMOS晶体管(MP5)的漏极接第七PMOS晶体管(MP7)的源极,第六PMOS晶体管(MP6)的漏极接第八PMOS晶体管(MP8)的源极,第五PMOS晶体管(MP5)的栅极和第六PMOS晶体管(MP6)的栅极接时钟信号(CLK);
所述第七PMOS晶体管(MP7)的漏极、第八PMOS晶体管(MP8)的栅极、第四NMOS晶体管(MN4)的漏极、第六NMOS晶体管(MN6)的漏极和第五NMOS晶体管(MN5)的栅极之间连接处构成了第三输出结点(net3); 所述第八PMOS晶体管(MP8)的漏极、第七PMOS晶体管(MP7)的栅极、第五NMOS晶体管(MN5)的漏极、第七NMOS晶体管(MN7)的漏极和第四NMOS晶体管(MN4)的栅极之间连接处构成了第四输出结点(net4);
所述第四NMOS晶体管(MN4)的源极接地(GND),第五NMOS晶体管(MN5)的源极接地(GND),第七PMOS晶体管(MP7)、第八PMOS晶体管(MP8)、第四NMOS晶体管(MN4)和第五NMOS晶体管(MN5)构成交叉耦合反相器;
所述第六NMOS晶体管(MN6)的栅极和第七NMOS晶体管(MN7)的栅极分别接时钟信号(CLK),第六NMOS晶体管(MN6)的源极和第七NMOS晶体管(MN7)的源极分别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比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存输出电路(30)包括:第八NMOS晶体管(MN8)、第九NMOS晶体管(MN9)、第九PMOS晶体管(MP9)、第十PMOS晶体管(MP10)、第一反相器(inv1)和第二反相器(inv2);
所述第八NMOS晶体管(MN8)的漏极、第九PMOS晶体管(MP9)的漏极、第十PMOS晶体管(MP10)的栅极和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入之间的连接处构成了第五输出结点(net5);所述第九NMOS晶体管(MN9)的漏极、第十PMOS晶体管(MP10)的漏极、第九PMOS晶体管(MP9)的栅极和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入之间的连接处构成了第六输出结点(net6);
所述第八NMOS晶体管(MN8)的源极接地,第八NMOS晶体管(MN8)的漏极接结点(net5),第八NMOS晶体管(MN8)的栅极接第四输出结点(net4);第九NMOS晶体管(MN9)的源极接地,第九NMOS晶体管(MN9)的漏极接第六输出结点(net6),第九NMOS晶体管(MN9)的栅极接第三输出结点 (net3);
所述第九PMOS晶体管(MP9)的源极接电源(VDD),第九PMOS晶体管(MP9)的漏极接第五输出结点(net5),第九PMOS晶体管(MP9)的栅极接第六输出结点(net6);第十PMOS晶体管(MP10)的源极接电源(VDD),第九PMOS晶体管(MP9)的漏极接第六输出结点(net6),第九PMOS晶体管(MP9)的栅极接第五输出结点(net5);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入接第六输出结点(net6),输出为比较器正输出端(VOP),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入接第五输出结点(net5),输出为比较器负输出端(VO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2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