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71191.4 | 申请日: | 2012-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7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普莱力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3/10 | 分类号: | F28F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金碎平 |
| 地址: | 20094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焊式 节能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板片,尤其涉及一种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薄板按一定间隔,并用框架和夹紧螺栓重叠压紧而成,板片的流道口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同时又合理地将冷热流体分开,使其分别在每块板片两侧的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板式换热器具有如下特点:1)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2)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3)占地面积小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8。4)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5~1.5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5)价格低: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6)制作方便: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但是,板式换热器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在低于250℃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两张板片之间的焊接是承压最薄弱之处,如图1所示,相邻的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的两边通过氩弧焊固定相连。压力进入板片之间使板片往两边分开,容易造成介质泄露,浪费能源。此外,氩弧焊形成的第一焊缝3较脆,当压力较大或焊缝不太好时甚至会引起开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板片焊接方式进行改进,提供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结构简单,能够防止板片开裂,有效避免介质泄露引起的浪费能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包括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的两边通过氩弧焊固定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的两边还通过缝焊固定在一起,缝焊形成的第二焊缝位于氩弧焊形成的第一焊缝的内侧。
上述的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其中,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由不锈钢、铜板、钛板或镍板冲制而成,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上形成有供冷热流体通过的波纹流道。
上述的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其中,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的厚度为0.5~1.5mm,所述波纹流道的高度为2~15mm。
上述的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其中,所述第二焊缝的宽度为5~10mm。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通过氩弧焊和缝焊形成两道焊缝,承压能力大大提高,当压力进入板片时就无法使两张板片分开,从而能够防止板片开裂,有效避免介质泄露引起的浪费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换热器板片焊缝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板片焊缝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板片 2第二板片 3第一焊缝
4第二焊缝 5波纹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板片焊缝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包括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的两边通过氩弧焊固定相连,其中,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的两边还通过缝焊固定在一起,缝焊形成的第二焊缝4位于氩弧焊形成的第一焊缝3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焊式节能换热器板片,其中,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可由不锈钢、铜板、钛板或镍板冲制而成,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上形成有供冷热流体通过的波纹流道5。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的厚度优选为0.5~1.5mm,所述波纹流道的高度优选为2~15mm,以便使得换热介质顺利通过而不引起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普莱力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普莱力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1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烟气余热回收式换热器
- 下一篇:汽车停泊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