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嵌制动式驱动皮带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066.3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军;杨延增;魏涛;王方昌;赵焕云;孙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51/02 | 分类号: | D03D5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驱动 皮带轮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动力输入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内嵌制动式驱动皮带轮组件。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现代纺织机械上,主电动机输出的动力,一般经过一级皮带传动,把动力传给驱动皮带轮,驱动皮带轮再经过电磁离合器、几级齿轮传动后,才能把动力输送给织机主轴。这样的传动路线比较长,涉及的零部件比较多,零件加工、装配要求严格。另外电磁离合器的作用是:能够满足纺织机械的定点停车和随时接通主电机,传递动力。电机一般也不需要停止转动。
随着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电机的应用,纺织机械上完全可以采用这些新技术,通过一级皮带传动,直接把动力输送给织机主轴。这样一方面即可以缩短传动链,减少织机的零部件,又可以提高织机的转速,使织机控制更加灵活。为了保证织机的正常定位停车以及运行安全,在织机的动力输入端需要设计电磁制动装置,为了减少零部件的占用空间,现在把电磁制动装置设计在驱动带轮中间空挡部位,这样即不增加织机工作空间,又能保证织机功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制动式驱动皮带轮组件,该皮带轮组件简化织机的传动机构,有利于提高织机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内嵌制动式驱动皮带轮组件,包括驱动皮带轮,所述驱动皮带轮的安装孔处设有胀紧联结套,驱动皮带轮的一侧安装有衔铁组件,衔铁组件所处的位置设有电磁制动盘,所述电磁制动盘与支板通过螺钉连接,支板上设有支撑螺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把电磁制动机构安装在驱动带轮的空腔内部,既不增加织机工作空间,又能保证织机功能的实现。传动路线短,减少了传动机构和部件,有利于提高织机转速,简化织机的传动机构,使织机控制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中:1驱动皮带轮,2衔铁组件,3电磁制动盘,4支板,5支撑螺杆,6胀紧联结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内嵌制动式驱动皮带轮组件,包括驱动皮带轮1,所述驱动皮带轮1的安装孔处设有胀紧联结套6,驱动皮带轮1的一侧安装有衔铁组件2,衔铁组件2所处的位置设有电磁制动盘3,所述电磁制动盘3与支板4通过螺钉连接,支板4上设有支撑螺杆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驱动皮带轮1和衔铁组件2通过螺钉联接在一起,再通过胀紧联接套6联接织机主轴进行工作。电磁制动盘3与支板4通过螺钉连接后,再通过支撑螺杆5固定在凸轮箱外侧。衔铁组件2的端面跳动、电磁制动盘3的端面跳动、衔铁组件2与电磁制动盘3的间隙调整到设计范围。
当需要定位停车时,电磁制动盘3通电,驱动皮带轮1能及时定位停车,同时电机停止转动。当需要开机时,电磁制动盘3释电,释放衔铁组件2,电机开始启动。
在装配过程中,首先以驱动皮带轮1的安装孔为基准,控制衔铁组件2工作面的端面跳动,再用螺栓固定驱动皮带轮1和衔铁组件2;其次,电磁制动盘3、支板4、支撑螺杆5连接在凸轮箱外侧后,调整电磁制动盘3的工作面跳动,然后固定上述三种零件;最后,调整驱动皮带轮1和衔铁组件2与电磁制动盘3工作面的间隙,用胀紧联接套6胀紧。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仓自动灌料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土窑变釉陶制品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