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油料储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0994.8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4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姜丽琴;蔡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东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8 | 分类号: | B65D88/78;B65D90/08;B65D90/10;B65D90/12;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油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油料储存容器,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石油储罐。
背景技术
水下储油技术分为油水置换式、油气置换式两大类。油气置换式不存在污染,但使储罐受到很大浮力变化,不利于储罐稳定,油水置换大大降低了储罐所受浮力变化,在墨西哥湾、北海均有应用,经济效益良好,但存在一定污染。我国大连理工大学等开展过油水置换研究,并获得了专利“储存高凝原油的油水置换工艺”(CN85102598B),仍属油水直接接触方式。油水界面及储罐罐壁残余油均存在缓慢溶于水中的问题,储罐移位时也容易存在死罐容残留油污染环境的问题。另一种“隔离式油水置换水下储罐”(CN200520083520.X),采用油水隔离布分隔油水界面,但油水隔离布在油水置换过程中会发生皱搓容易破损。现有浮顶式储罐均用于陆地,储罐下腔储油,没有采用无缝隔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适用于水下储油的水下油料储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水下油料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包括储罐主体、贯通储罐的横向柔性隔板、设置在储罐两内侧的密封布、防皱搓坠环、注油管路、出油管路、充气管路、进排水口;所述横向柔性隔板将储罐分隔为上下两腔,上腔储油,下腔充水;所述密封布一边固定于储罐主体内侧壁的中部,另一边与横向柔性隔板边缘连接,进排水口设置在储罐主体底部连通下 腔与外部的注水管,注油管路、出油管路、充气管路装在储罐主体顶部,与上腔相通;防皱搓坠环自由悬坠在密封布的里侧;在所述储罐主体的顶部设有检修口和吊环,在所述检修口上装有密封端盖。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密封布两边与储罐主体、横向柔性隔板分别无缝相连,将储罐分为完全隔离而容积可变的上下两腔。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上腔内设有外廓比储罐内壁尺度略小的防皱搓坠环。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储罐主体的底部装有支脚或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在水下采用浮顶式储罐,保留了陆上浮顶式储罐的优点。
2、在罐体内侧边缘设置密封布,完全分隔油水,具备油水置换水下储油的所有优点,克服了对海洋污染的缺点。
3、设置防皱搓坠环,避免了罐体内侧密封布在油水置换过程中的皱搓,密封寿命长。
4、采用柔性材料用作隔板(半刚半柔性的材料),既不会起皱造成残渣积存,也不易造成隔板的破损,当储罐为曲面体结构时,柔性板也可以与罐壁贴合适配,将储油或储水全部排出,使其容量达到最大化。
5、由于在储罐体顶部设置了检修口,可利用此口对罐体内部进行检修或清洗排渣,同时在罐体顶部安装吊环,以便于注水、注气管路出现故障时,可将储罐从水下吊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下油料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下油料储罐,该储罐包括储罐主体1、贯通储罐的横向柔性隔板2、设置在储罐两内侧的密封布3、防皱搓坠环4、注油管路5、出油管路6、充气管路7、进排水口8;横向柔性隔板2将储罐分隔为上下两腔,上腔储油,下腔充水;密封布3一边固定于储罐主体1内侧壁的中部,另一边与横向柔性隔板2边缘连接,进排水口8设置在储罐主体底部连通下腔与外部的注水管,注油管路5、出油管路6、充气管路7装在储罐主体顶部,与上腔相通;防皱搓坠环4自由悬坠在密封布的里侧;在储罐主体1的顶部设有检修口9和吊环11,在检修口上装有密封端盖10。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方案是,密封布3两边与储罐主体1、横向柔性隔板2分别无缝相连,将储罐分为完全隔离而容积可变的上下两腔。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上腔内设有外廓比储罐内壁尺度略小的防皱搓坠环。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储罐主体的底部装有支脚或支架1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东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东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09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药用原料上料系统
- 下一篇:便于自查的中医针灸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