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即热型电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0060.4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2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俞志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热型电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型电热管。
背景技术
即热式电热水器以其出热水迅速、高效卫生的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宾馆和办公室所采用,里面的核心元件是一组电热石英管,石英管大小为φ13×300。现有的即热式电热管是在绝缘基体(石英管)外层通过喷涂一层金属材料形成的薄膜作为发热电阻体,这一结构是建立在金属膜加工成形基础上的,其稳定性在10%每年左右,导致热水器的电阻值不断变大,功率下降,主要原因在于,金属膜中的金属不断被氧化,使其导电性能不断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热型电热管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即热型电热管,其特征在于:石英管表面喷涂设置渗入层,渗入层表面喷涂设置导电层,导电层两端配合设置银电极,两个银电极之间的导电层表面喷涂设置保护层。
所述的即热型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入层由纳米级锡微粒制成,导电层由纳米级微晶态锡制成,保护层由铝的氧化物制成。
所述的即热型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入层由氯化亚锡制成,导电层由纳米级锡微粉制成,保护层由纳米级铝微粉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多层复合金属膜电热管结构,可使制成的金属膜电阻稳定性大大提高,电阻值几乎不随时间变化,因此,其使用寿命也大为延长,外层;铝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铝阻断了氧往导电层的渗入,保护导电层内的金属微粒不被氧化,从而保证了电阻值的稳定。
与现有电热管的性能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热管的电功率密度提高了50%,单管额定电功率提高65%,电气强度提高1.5倍,绝缘电阻提高了4倍,使用寿命提高4.5倍,功率衰减减小10%以上,泄漏电流近为原来的1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英管;2-渗入层;3-导电层;4-保护层;5-银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即热型电热管,在石英管1表面喷涂设置渗入层2,渗入层2表面喷涂设置导电层3,导电层3两端配合设置银电极5,两个银电极5之间的导电层3表面喷涂设置保护层4。
本实用新型依据原有金属膜电热管工作原理,针对膜电阻稳定性不高,使用寿命不长等缺陷,在电阻体结构上进行创新,采用多层复合金属膜电阻结构。这一结构将金属膜电阻分为三层,里层为渗入石英管的纳米级锡微粒基层,以提高电阻膜与石英管的粘结强度和导电能力;中层为纳米级微晶态锡结晶层,是电阻体的导电主体层;外层则是铝的氧化物保护层,起保护电阻体的作用。电阻两端为镀银层,起联接电极作用,与管座插接,管座内壁为铜质结构,与银电极构成导电通路。这样的复合金属电阻膜由于有了外层的保护,使其稳定性大为提高,故使其整体寿命得到提高。里层的配方以氯化亚锡为主相,中层以纳米级锡微粉为主相,外层则以纳米级铝微粉作为主相。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多层复合金属膜电热管结构,可使制成的金属膜电阻稳定性大大提高,电阻值几乎不随时间变化,因此,其使用寿命也大为延长,外层;铝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铝阻断了氧往导电层的渗入,保护导电层内的金属微粒不被氧化,从而保证了电阻值的稳定。
与现有电热管的性能相比较如下表,本实用新型电热管的电功率密度提高了50%,单管额定电功率提高65%,电气强度提高1.5倍,绝缘电阻提高了4倍,使用寿命提高4.5倍,功率衰减减小10%以上,泄漏电流近为原来的15%。
表1 本实用新型电热管与现有电热管性能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0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引微型农作物开沟铲
- 下一篇:电机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