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肠管直径测量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70031.8 | 申请日: | 201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加应;蔡元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肠管 直径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外科用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肠管直径测量仪。
背景技术
临床外科实行胃肠手术时,通常需用吻合器进行胃肠吻合;吻合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在通常条件下单凭手法操作难以实施的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胃肠外科手术的疗效,也为高难度手术及开展新手术和微创手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虽然在消化道重建手术中使用吻合器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若吻合器使用不当或不注意使用吻合器的技术细节,仍可发生一定比例的并发症。肠管直径大小决定所用吻合器的型号,若型号使用不当,会引起胃肠吻合失败、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或致病人死亡。但是,目前尚无专门测量肠管直径的器械,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肠管直径测量仪,该测量仪可用于测量肠管直径,以便于科学指导使用吻合器,避免吻合器使用不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用于测量肠管直径的一种肠管直径测量仪;该测量仪为一种圆锥体肠管直径测量仪,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观察判断肠管直径,且其测量结果准确,便于科学指导使用吻合器,避免吻合器使用不当。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肠管直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由圆锥体测量头1和连接杆2组成,所述圆锥体测量头1与连接杆2的一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肠管直径测量仪,可采用塑料制作一次性使用,也可采用金属制作便于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圆锥体测量头1的前端为钝圆形,其外表设有表明圆锥体测量层面直径的刻度标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锥体测量头1的刻度标记为23、25、27、29、31、33、35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圆锥体测量头1的圆锥体底面中部,其另一端设有凹槽,便于手或器械把持。
使用时,用手或器械把持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2,将圆锥体测量头1置于患者肠管,推动连接杆2使圆锥体测量头1与肠管吻合,通过圆锥体测量头1上的刻度标记测量出肠管直径。
使用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的肠管直径测量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碰伤肠管、便于观察判断肠管直径,且其测量结果准确,便于科学指导使用吻合器,避免吻合器使用不当。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通过具体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肠管直径测量仪进行详细地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正和改变,这些修正和改变也纳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肠管直径测量仪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圆锥体测量头,2是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肠管直径测量仪由圆锥体测量头1和连接杆2组成,所述圆锥体测量头1与连接杆2的一端相连接;
本肠管直径测量仪采用塑料制作一次性使用;
所述的圆锥体测量头1的前端为钝圆形,其外表设有表明圆锥体测量层面直径的刻度标记,该刻度标记为23、25、27、29、31、33、35mm;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圆锥体测量头1的圆锥体底面中部,其另一端设有凹槽,便于手或器械把持。
使用时,用手或器械把持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2,将圆锥体测量头1置于患者肠管,推动连接杆2使圆锥体测量头1与肠管吻合,通过圆锥体测量头1上的刻度标记测量出肠管直径。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圆锥体测量头1和连接杆2组成,所述圆锥体测量头1与连接杆2的一端相连接;
本肠管直径测量仪采用金属制作反复使用;
所述的圆锥体测量头1的前端为钝圆形,其外表设有表明圆锥体测量层面直径的刻度标记,该刻度标记为23、25、27、29、31、33、35mm;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圆锥体测量头1的圆锥体底面中部,其另一端设有凹槽,便于手或器械把持。
使用时,用手或器械把持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2,将圆锥体测量头1置于患者肠管,推动连接杆2使圆锥体测量头1与肠管吻合,通过圆锥体测量头1上的刻度标记测量出肠管直径。
上述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的肠管直径测量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碰伤肠管、便于观察判断肠管直径,且其测量结果准确,便于科学指导使用吻合器,避免吻合器使用不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0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瓶防伪结构
- 下一篇: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