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转子集电环压装压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9963.0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6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祺;禇国华;倪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宏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转子 集电环 压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用的工装压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转子集电环压装压头。
背景技术
集电环的内孔材料是树脂的,轴是钢,轴上滚花后将集电环压到轴上。
在传统的压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集电环破裂失效的情况,经过现场试验发现由于工装装配误差,转子零件装配误差,集电环未受力前位置放偏等原因的存在会导致集电环下压时内孔轴心和轴的轴心不一致,从而导致下压过程中集电环受力不均而最终出现集电环破裂失效。
传统压装集电环方式生产的电机在使用运转过程中容易发生集电环松动失效的情况。导致该失效的原因是:实际在轴上滚出的直纹并不和轴的轴心线平行,而是相当于螺旋线,这导致集电环在下压过程中除收到向下压力和向上的阻力外还受到扭矩作用,传统的压头下压时不能旋转,集电环被强行压下去,由于集电环材料比较脆,集电环内孔上形成的直纹无法和轴上的直纹相啮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具有让压头在下压过程中能够旋转和调心,从而能够缓冲和调节集电环位置的新型转子集电环压装压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转子集电环压装压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头固定座、内压头和压头固定套,所述压头固定座与内压头之间设有推力轴承,所述内压头与压头固定套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压头固定座和内压头通过第一内六角螺栓和圆垫块固定,所述压头固定座上设有螺纹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内压头和压头固定套通过压套固定环和第二内六角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式设计在压头固定座和内压头之间装有设置推力轴承,使得其能够让压头在下压过程中具有旋转和调心的作用,同时在压头套和内压头之间安装有弹簧,可以让压头在下压并刚接触到集电环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并能对集电环的位置具有调整的功能从而使集电环下压时内孔轴心和轴的轴心趋于一致,保证集电环在下压过程中不会破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压头固定座,2.内压头,3.压头固定套,4.推力轴承,5.弹簧,6.压套固定环,7.圆垫块,8.第一内六角螺栓,9.螺纹连接孔,10.第二内六角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转子集电环压装压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头固定座1、内压头2和压头固定套3,压头固定座1与内压头2之间设有推力轴承4,内压头2与压头固定套3之间设有弹簧5。压头固定座1和内压头2通过第一内六角螺栓8和圆垫块7固定,压头固定座1上设有螺纹连接孔9。内压头2和压头固定套3通过压套固定环6和第二内六角螺栓10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式设计在压头固定座和内压头之间装有设置推力轴承,使得其能够让压头在下压过程中具有旋转和调心的作用,同时在压头套和内压头之间安装有弹簧,并且通过压套固定环(两个对称半圆环所组成)连接在一起,可以让压头在下压并刚接触到集电环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并能对集电环的位置具有调整的功能从而使集电环下压时内孔轴心和轴的轴心趋于一致,保证集电环在下压过程中不会破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宏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宏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9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