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能自养菌连续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9278.8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庆;邓纪鹏;孙晓莹;张轶凡;刘范嘉;郭金芳;张舒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凯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王蕴华 |
地址: | 30038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养 连续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能自养菌连续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化能自养菌是一种能在完全无机环境中生活,以CO2或碳酸盐为主要碳源或唯一碳源,能从无机物氧化中获得能量的细菌,仅发现于原核生物中,多为好氧微生物。根据其氧化无机物的专一性分为多种类群,如硝化细菌、硫细菌、氢细菌、铁细菌等,在它们生活过程中,分别利用氨、亚硝酸盐、硫化氢、氢和二价铁离子等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广泛分布于水域和土壤环境中,在维持地球上的物质平衡及将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能自养菌因只能利用无机物,其氧化单位质量的无机物获得的能量较少,生长速率慢,产率系数低,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数量较少,但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硝化细菌是自然界中氮循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污水处理工艺、水产养殖和河道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硫化细菌在硫循环中不可缺少,其可氧化有机物中的硫,为作物生长提供必须的硫元素,并免受硫化氢的毒害。
上述这些重要的化能自养菌在自然界中往往其数量是不足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应用体系外单独培养制成菌剂再投加到应用体系中。而目前常规使用的批式培养方法采用发酵罐,发酵罐设有由自动控制单元控制的pH值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及DO控制装置,发酵罐底部设有曝气器,提供氧气,发酵罐中部设有搅拌器,发酵罐内一次性加入培养基,在合适的温度、pH值及DO值环境下,细菌利用培养基作为底物实现增值,达到一定量后一次性取出。采用目前这种批式培养的培养装置,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是一个逐渐消耗减量的过程,因此在发酵液中化能自养菌浓度低,且分批间断培养,设备闲置时间长,发酵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化能自养菌连续培养装置,能连续发酵缩短设备闲置时间,并增加自养菌浓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化能自养菌连续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设有与自动控制单元连接的pH值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及DO控制装置,培养容器底部设有曝气器、中部设有菌液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为培养箱,并增设原料罐和沉淀池,所述原料罐内设原料搅拌器,其原料出口通过进料计量泵连接培养箱的进料口,培养箱的菌悬液出口连接沉淀池的菌悬液进口,沉淀池上部设有上清液出口,沉淀池底部设有菌浓缩液出口,该菌浓缩液出口分别连接菌浓缩液输出管和连至设于培养箱底部的菌浓缩液进口的菌浓缩液回流管,在菌浓缩液输出管和菌浓缩液回流管上分别设置菌浓缩液输出计量泵和菌浓缩液回流计量泵。
所述沉淀池为具有圆锥形底部的圆筒形池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化能自养菌在装置内连续发酵增值,延长了菌体的停留时间,解决了化能自养菌世代周期长生长速度慢的问题,连续培养缩短了设备的闲置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接种菌回流增加了培养箱内化能自养菌的浓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料罐,11原料出口,2培养箱,21进料口,22菌悬液出口,23菌浓缩液进口,3沉淀池,31菌悬液进口,32上清液出口,33菌浓缩液出口,34菌浓缩液输出管,35菌浓缩液回流管,41原料搅拌器,42菌液搅拌器,51进料计量泵,52菌浓缩液回流计量泵,53菌浓缩液输出计量泵,6pH值控制装置,61pH传感器,7温度控制装置,71温度传感器,8DO控制装置,81 DO计,9曝气器,10自动控制单元。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种化能自养菌连续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设有与自动控制单元10连接的pH值控制装置6、温度控制装置7及DO控制装置8,培养容器底部设有曝气器9、中部设有菌液搅拌器42,其特征在于上述培养容器为培养箱2,并增设原料罐1和沉淀池3,上述原料罐内设有原料搅拌器41,其原料出口11通过进料计量泵51连接培养箱2的进料口21,培养箱的菌悬液出口22连接沉淀池3的菌悬液进口31,沉淀池上部设有上清液出口32,沉淀池底部设有菌浓缩液出口33,该菌浓缩液出口33分别连接菌浓缩液输出管34和连至设于培养箱2底部的菌浓缩液进口23的菌浓缩液回流管35,在菌浓缩液输出管34和菌浓缩液回流管35上分别设置菌浓缩液输出计量泵53和菌浓缩液回流计量泵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凯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凯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9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形金属管压延模
- 下一篇:物料输送装置和乙醇制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