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液气分离器回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9135.7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1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富;欧阳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施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分离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汽车配件,具体是一种空调液气分离器回油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的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设有液气分离器,其作用是将介质中的液滴分离掉,以防止液滴进入压缩机而对压缩机造成损坏。现有的空调液气分器的工作原理是:携带少量液滴的介质从介质入口进入罐内,密度高的液态介质落入罐底并由干燥包吸附,密度低的气态介质浮于罐顶;气态介质通过漏斗进入引出管进而从介质出口排出。
冷冻油在压缩机中主要起润滑、密封、降温以及能量调节的作用,实施空调工作时,必须重新充填冷冻油。冷冻油随着介质一起被压缩机压出,在空调系统里循环后沉积在液气分离器罐底。回油装置的作用是将液气分离器罐底的冷冻油送回压缩机。
现有的空调液气分离器回油装置,如中国专利200520102761.4,包括筛网和筛网座,筛网座底端冲制回油孔;U型引出管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筛网座与安装孔过盈配合。在压缩机的吸气作用下,冷冻油通过筛网过滤流经回油孔进入引出管,与气态介质一起回到压缩机。其缺点在于,所述筛网座与引出管的连接不够紧密,经常出现加油装置脱落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液气分离器回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空调液气分离器回油装置,包括环形管箍和过滤件,所述环形管箍的尺寸与引出管相配合;过滤件与环形管箍连接,二者连接处设有回油管,加油管一端开口在过滤件内,另一端伸入环形管箍内;回油管与设在引出管上的安装孔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过滤件包括上板、下板、若干根限位柱和网布,上板和下板相互平行,限位柱连接上板和下板并围成环状,网布设在限位柱内侧或外侧与上板、下板组成封闭内腔,下板与环形管箍连接,下板上设有回油管,回油管一端开口在封闭内腔,另一端伸入环形管箍内。
优选地,所述过滤件的上板、下板及立柱与环形管箍为一体化注塑件。
优选地,所述环形管箍的两个自由端通过锁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所述回油装置的主体结构为一体化注塑件,加工方便,成本低;(2)环形管箍与引出管的连接牢固,不会发生脱落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限位柱、2-上板、3-网布、4-下板、5-回油管、6-环形管箍、7-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空调液气分离器回油装置,包括环形管箍6和过滤件,所述环形管箍的尺寸与引出管相配合,环形管箍的两个自由端通过锁扣7连接;所述过滤件包括上板2、下板4、若干根限位柱1和网布3,上板和下板相互平行,限位柱连接上板和下板并围成环状,网布设在限位柱内侧与上板、下板组成封闭内腔,下板与环形管箍连接,下板上设有回油管5,回油管一端开口在封闭内腔,另一端伸入环形管箍内;回油管与设在引出管上的安装孔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本实用新型的回油管与引出管上的安装孔过盈配合并由环形管箍将回油装置与引出管锁紧,沉在空调液气分离器罐底的冷冻油经过网布过滤后由回油管进入引出管,最终回到压缩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施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施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9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冰机
- 下一篇:自适应快速能量传导制冷、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