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壁式具有升降温功能的涂液储存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8190.4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5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卢纪平;郭万青;陈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8 | 分类号: | C21D1/68;B05C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壁式 具有 升降 功能 储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层设备,特别涉及冷轧连续机组中涂层段的双壁式具有升降温功能的涂液储存槽。
背景技术
硅钢连续退火生产线,需要对带钢表面涂覆绝缘涂料,由于该涂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要求较高,并且涂液的温度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容易产生各类产品缺陷。
在前期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涂液在配置过程中进行加热到目标温度以后,在循环使用过程中无法保持原有的温度,也就是涂液温度无法保证在正常的工艺范围内,其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涂层段的设备布置在退火炉附近,环境温度对涂液温度存在很大的影响。
2、随着季节性的变化,涂液温度在夏天容易超出温度上限,而在冬季涂液温度容易超出下限。
3、涂液在循环过程中本身将会出现温度波动,涂液在配置过程中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泵输送到循环槽,循环槽内的涂液在涂层过程中维持自循环回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双壁式具有升降温功能的涂液储存槽,可以保证循环槽内的涂液始终保持在工艺要求的目标温度范围内;该循环槽在实际控制过程中操作方便,无需作业人员进行调整,避免了涂液温度出现超出上下限的情况,可以达到快速、便捷、可操作性的效果;确保了产品的涂层质量,为机组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保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双壁式具有升降温功能的涂液储存槽,其包括,一外槽,其上部设一冷却水注入管道,外槽底部设排放管道,冷却水注入管道和排放管道上分别设电磁阀;一内槽,设置于外槽内;一温度检测仪,其探头伸入内槽内下部;加热器及加热控制器,加热器设置于外槽内底部;搅拌器,设置于内槽内;一液位计,设置于内槽内上部;一控制器,所述电磁阀、温度检测仪、液位计、加热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
日常涂液循环过程中将内槽与外槽之间补满水,通过温度检测仪的检测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当温度低于设定要求时,由加热控制器启动加热器,使涂液温度向目标温度提升;当检测到涂液温度过高时,通过反馈控制器来启动电磁阀,外槽内注入冷却水,将槽体温度下降,从而使涂液温度也下降;整个过程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实现。
液位计主要是控制外槽内的水位,当低于控制要求时,电磁阀打开进行补水,当水位高于标准时,电磁阀打开,适当下降水位。
搅拌器是让内槽的涂液温度始终保持均匀,也有利于温度调制和控制的有效性。
外接管道通向机组漂洗段,主要目的是将排放的水进行回收使用,做好节约能源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循环槽内的涂液始终保持在工艺要求的目标温度范围内;该循环槽在实际控制过程中操作方便,无需作业人员进行调整,避免了涂液温度出现超出上下限的情况,可以达到快速、便捷、可操作性的效果;确保了产品的涂层质量,为机组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保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双壁式具有升降温功能的涂液储存槽,其包括,一外槽1,其上部设一冷却水注入管道101,外槽底部设排放管道102,冷却水注入管道101和排放管道102上分别设电磁阀9、9’;一内槽2,设置于外槽1内;一温度检测仪3,其探头伸入内槽2内下部;加热器4及加热控制器5,加热器4设置于外槽1内底部;搅拌器6,设置于内槽2内;一液位计7,设置于内槽2内上部;一控制器8,所述电磁阀9、9’、温度检测仪3、液位计7、加热控制器5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8。
涂液循环槽的内槽2与外槽1之间进行注水,内槽2中的涂液始终由搅拌器6进行搅拌,确保内槽2内涂液温度均匀,由温度检测仪3将内槽2内涂液的实际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8,由控制器8根据槽内涂液的实际温度发出加热信号或者注入冷却水的信号;而液位计7是动态检测外槽1内的水位,对冷却水注入管道101和排放管道102上电磁阀9、9’发出补水和排水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8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塞环螺旋撑簧表面着色加工操作撑杆
- 下一篇:高炉风口小套简易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