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合物电纺纳米纤维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8074.2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5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禄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国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33 | 分类号: | D04H3/033;D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纳米 纤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电纺纳米纤维膜装置。
背景技术:
近代兴起的纳米技术,让人们想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项美国专利技术:聚合物电纺纳米纤维技术。这引起了国内外许多领域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不同目的研究,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包括有些实际应用。但是一直至今未能解决的最大难题就是,这种极其细微的纳米纤维,他的量化遇到了技术上众多难题。从而,在市场上至今没有发现有实际产品大量供应,同时聚合物电纺纳米纤维膜是无纺布结构,他的最大弱点在于机械力学性能差,严重影响它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聚合物电纺纳米纤维膜装置,它采用高压硅堆单向特性将电纺头分割的方法,解决了产品量化问题,也增强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的机械力学性能。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纺板1、接收装置3、脱膜胶辊4、展平曲辊7、收卷装置8、供料罐9、供料管道系统10、电源11和高压电路系统12;电纺板1设置在接收装置3周围,脱膜胶辊4设置在接收装置3右下角,展平曲辊7设置在接收装置3右部,收卷装置8设置在展平曲辊7的下部,供料罐9设置在接收装置3左上角,供料管道系统10的一端与供料罐9连接,另一端与电纺板1连接,电源11设置在接收装置3的左下角,高压电路系统12与电源11连接,所述的电纺板1的上部设置有具有电纺头电场分割的电器组件2。
所述的接收装置3和展平曲辊7之间设置有第一拉伸热处理辊5和第二拉伸热处理辊6,通过采用聚合物纳米纤维膜拉伸取向,使得无纺布结构的纳米纤维膜实现纤维取向,甚至有可能部分内部出现分子链取向。而在聚合物纳米纤维膜拉伸取向的基础上,对它进一步作热处理,改变高分子聚合物结晶结构。同时使纳米纤维膜在一定温度下(如90-110oc)聚合物晶体由以β晶体为主转变为以α晶体为主,从而达到增强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的机械力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采用高压硅堆单向特性将电纺头分割的方法,解决了产品量化问题,也增强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的机械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纺板1、接收装置3、脱膜胶辊4、展平曲辊7、收卷装置8、供料罐9、供料管道系统10、电源11和高压电路系统12;电纺板1设置在接收装置3周围,脱膜胶辊4设置在接收装置3右下角,展平曲辊7设置在接收装置3右部,收卷装置8设置在展平曲辊7的下部,供料罐9设置在接收装置3左上角,供料管道系统10的一端与供料罐9连接,另一端与电纺板1连接,电源11设置在接收装置3的左下角,高压电路系统12与电源11连接,所述的电纺板1的上部设置有具有电纺头电场分割的电器组件2。
所述的接收装置3和展平曲辊7之间设置有第一拉伸热处理辊5和第二拉伸热处理辊6,通过采用聚合物纳米纤维膜拉伸取向,使得无纺布结构的纳米纤维膜实现纤维取向,甚至有可能部分内部出现分子链取向。而在聚合物纳米纤维膜拉伸取向的基础上,对它进一步作热处理,改变高分子聚合物结晶结构。同时使纳米纤维膜在一定温度下(如90-110oc)聚合物晶体由以β晶体为主转变为以α晶体为主,从而达到增强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的机械力学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高压硅堆单向特性将电纺头分割的方法,解决了产品量化问题,也增强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的机械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国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国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8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丝收线托丝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音频控制动感座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