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释光剂量读出器致冷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7192.1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2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辐特辐射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2 | 分类号: | G01J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释光 剂量 读出 致冷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释光剂量读出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释光剂量读出器光测量系统的致冷探头。
背景技术:
暗电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热电子发射,在一般的使用电压范围内,热电子发射占支配地位。对此,如果进行冷却,则暗电流和噪声脉冲都可减少,信噪比及探测界限也可提高。但是,如果进行冷却,必须解决在入射窗、芯柱和分压器回路结露的问题,以免引起光损失、漏电增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热释光剂量读出器致冷探头,它结构简单易行,设计合理,对读出器的探头(光电倍增管)进行致冷,以减少探头的暗电流(热噪声信号),提高测量可靠性。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绝缘座1、导热块2、散热器3、散热风扇4、半导体制冷器5、光电管衬套6、光电倍增管7、石英玻璃8、屏蔽筒9和外壳10,外壳10的内侧中部同轴设置有光电倍增管7,光电倍增管7的底部同轴设置有石英玻璃8,光电倍增管7的下端外壁套接有光电管衬套6,光电管衬套6、石英玻璃8的外壁套接有屏蔽筒9,屏蔽筒9的顶端通过螺丝和非金属护套固定有绝缘座1,屏蔽筒9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导热块2,两导热块2分别通过半导体制冷器5与外壳10外部两侧的散热器3连接,散热器3上均设置有散热风扇4。
所述的石英玻璃8为双层石英玻璃,解决了窗口结霜的问题。
所述的屏蔽筒9为金属材质制成,且屏蔽筒9与外壳10之间设置有保温材料。
所述的外壳10的下端通过一非金属护套与屏蔽筒9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结构:光电倍增管的屏蔽筒9和探头的外壳10。在入射窗前加两块石英玻璃8,使其处于密封状态,有效地解决了光电倍增管7入射窗结露的问题。在光电倍增管7的屏蔽筒9和探头的外壳10之间加一非金属护套(聚四氟乙烯等),以及螺钉连接处也加一非金属护套,以阻断热桥,解决了外部温度对屏蔽筒9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行,设计合理,对读出器的探头(光电倍增管)进行致冷,以减少探头的暗电流(热噪声信号),提高测量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绝缘座1、导热块2、散热器3、散热风扇4、半导体制冷器5、光电管衬套6、光电倍增管7、石英玻璃8、屏蔽筒9和外壳10,外壳10的内侧中部同轴设置有光电倍增管7,光电倍增管7的底部同轴设置有石英玻璃8,光电倍增管7的下端外壁套接有光电管衬套6,光电管衬套6、石英玻璃8的外壁套接有屏蔽筒9,屏蔽筒9的顶端通过螺丝和非金属护套固定有绝缘座1,屏蔽筒9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导热块2,两导热块2分别通过半导体制冷器5与外壳10外部两侧的散热器3连接,散热器3上均设置有散热风扇4。
所述的石英玻璃8为双层石英玻璃,解决了窗口结霜的问题。
所述的屏蔽筒9为金属材质制成,且屏蔽筒9与外壳10之间设置有保温材料。
所述的外壳10的下端通过一非金属护套与屏蔽筒9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双层结构:光电倍增管的屏蔽筒9和探头的外壳10。在入射窗前加两块石英玻璃8,使其处于密封状态,有效地解决了光电倍增管7入射窗结露的问题。在光电倍增管7的屏蔽筒9和探头的外壳10之间加一非金属护套(聚四氟乙烯等),以及螺钉连接处也加一非金属护套,以阻断热桥,解决了外部温度对屏蔽筒9的干扰。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易行,设计合理,对读出器的探头(光电倍增管)进行致冷,以减少探头的暗电流(热噪声信号),提高测量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辐特辐射测量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辐特辐射测量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7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