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浓缩输送多金属系统尾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7027.6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0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赵天岩;穆晓辉;冯国刚;景世妍;赵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 输送 金属 系统 尾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选矿厂多金属系统尾矿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浓缩输送多金属尾矿装置,能使多金属尾矿矿浆中的水进行再利用,有利于企业清洁文明生产。
背景技术
由于多金属尾矿矿浆浓度较低,矿浆量大,能使多金属系统尾矿坝的有效容量急剧减小,因此,多金属系统尾矿坝的防汛安全是选矿企业的重点工作;而对尾矿坝进行整治,难度较大,收效甚微。因此,提出将多金属系统与铜系统合并专业化管理,将多金属系统尾矿排入铜系统尾矿库,停止向多金属尾矿库排放尾矿。但浓度较低的多金属尾矿含水多,矿浆量大,使得铜系统尾矿库依然存在防汛安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浓缩输送多金属系统尾矿装置,对多金属尾矿浓缩后输送,最大限度降低送入铜系统尾矿库的矿浆量,解决了铜系统尾矿库的防汛安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浓缩输送多金属系统尾矿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尾矿输送泵、浓密机和球隔泵。
浓密机与循环水泵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浓缩输送装置采用浓密机对多金属系统尾矿进行浓缩处理,降低送入尾矿库的矿浆量,不仅解决了多金属系统尾矿坝威胁安全生产的问题,而且浓缩过程中产生的溢流水可以在生产中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尾矿输送成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浓缩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矿输送泵,2.浓密机,3.球隔泵,4.铜系统尾矿坝,5.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多金属尾矿矿浆通过尾矿输送泵直接送入多金属尾矿坝。由于该多金属尾矿矿浆中含有大量的水,造成矿浆浓度低,矿浆量较大,导致多金属尾矿坝内积蓄了大量的水,出现防汛安全问题。如果将该多金属尾矿矿浆送入铜系统尾矿库,依然存在防汛安全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浓缩输送多金属尾矿的装置,在输送该多金属尾矿过程中先将矿浆进行浓缩,将矿浆中的水溢出送入生产系统循环利用,将浓缩后的矿送入铜系统尾矿库存放,既解决了铜系统尾矿库的防汛安全问题,又能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该装置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尾矿输送泵1、浓密机2和球隔泵3,浓密机2与循环水泵4相连接。
多金属系统产生的尾矿矿浆通过尾矿输送泵1送入浓密机2,浓密机2对送入的尾矿矿浆进行浓缩,形成浓缩后的矿浆和循环水,然后,再通过球隔泵3将该浓缩后的矿浆送入铜系统尾矿坝4,通过循环水泵5将该循环水送入生产系统进行重复利用。
本装置不仅解决了尾矿坝的防汛安全问题,而且将矿浆中包含的水分离后送入生产中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输送成本。使用循环水后多金属系统每生产一吨产品新水的消耗降低了约1.2吨,年可节约成本87.5万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7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