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75V型HXD机车牵车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5605.2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5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174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75 hxd 机车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铁路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75V型HXD机车牵车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运输领域的机务部门大量使用各型HXD机车,HXD机车在整备场或检修库的牵车作业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采用公铁两用车,采用公铁两用车来进行机车的推送作业,需要转线、对位,连接、拆除车钩等辅助作业。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实现了HXD机车的牵车作业,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公铁两用车在线路上和整备场穿梭运行,检修库和整备场的作业人员和设备多,存在安全隐患;
2.公铁两用车需要专门的人来操作和维护,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考核;公铁两用车液压系统故障率高、维护工作量大;
3.公铁两用车转线、对位、连接车钩等辅助作业相当费时,工作效率低;由于机车的车钩和公铁两用车的车钩不一致,操作不当还容易造成撞钩事故。
第二种方式就是利用HXD机车上DC600V插座,输入直流600V电压,操纵机车进行牵车作业,需要地面提供直流600V电源装置,地面直流600V电源装置输出线采用滚筒放线、卷线方式,使用该方式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
1.放线、卷线不方便,牵车距离也受到限制;
2.跨股道牵车作业时,电源线缆将跨越股道,具有安全隐患,同时会影响跨越股道的机车通行;
3.输出电压高,一旦线缆老化或磨损破皮就不安全,存在人身安全、劳动安全隐患。
第三种方式就是利用SS系列直流机车来推送HXD机车,利用SS系列直流机车的牵车来实现HXD机车的牵车作业,使用该方式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
1.存在着直流75V牵车电源装置负荷过重,烧保险频繁的现象;
2.依赖SS系列直流机车,一旦SS系列直流机车与HXD机车不在同一股道上就无法完成牵车作业,效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充分利用机务段整备场和检修库内既有的交直机车(SS系列机车)直流牵车电源(DC75V(标称)),解决现有HXD机车牵车作业效率低、安全隐患大、故障率高、维护工作量大和操作局限性大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作业安全、节约成本和效率高等优点的直流75V型HXD机车牵车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直流75V型HXD机车牵车电源装置,由控制面板5、DSP中央处理单元4、IGBT驱动隔离单元3、IGBT逆变主电路2,其中控制面板5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DSP中央处理单元4,后者的六路SPWM1~SPWM6电压输出端顺次连接IGBT驱动隔离单元3和IGBT逆变主电路2,IGBT逆变主电路2向外输出三相SPWM交流电。
本实用新型的直流75V型HXD机车牵车电源装置,其中所述向外输出三相SPWM交流电线路上分别对应设有电流检测单元一7、电流检测单元二8和电流检测单元三9,三个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DSP中央处理单元4。
本实用新型的直流75V型HXD机车牵车电源装置,其中所述DSP中央处理单元4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方向控制与故障显示模块6。
实用新型的直流75V型HXD机车牵车电源装置,其中所述向外输出三相SPWM交流电频率为0.5-2Hz。
本实用新型直流75V型HXD机车牵车电源装置的有益效果:
1、保障HXD机车牵车作业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HXD机车牵车电源装置是随车移动,在接好线后,利用牵车棒进行牵车作业,操作与SS系列机车牵车方式一样,解决了公铁两用车和DC600V电源牵车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对机车牵车作业安全,保障劳动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2、节省成本。
HXD机车牵车电源装置牵车与SS系列直流机车牵车方式一样,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就能完成。公铁两用车使用柴油,按一天使用柴油50升,市场价为7元/升,每天的成本将会是350元,一年的成本将会是350*365 = 127750元;再加上公铁两用车采用的机械和液压,故障率也高,维护量大,成本高,在不计算公铁两用车本身的成本(40万元左右)上,每年在人工、柴油消耗、维护等成本将达到30-40万元左右,而HXD机车牵车电源装置牵车没有这些成本,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三、提高牵车作业的劳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成都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5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