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搅拌锅炉排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5284.6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3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祥;冯永发;刘海文;刘俊义;陈志斌;王忠伟;焦校辉;肖伟;张力;张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2 | 分类号: | F23J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204 山西省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搅拌 锅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搅拌锅炉排灰系统,属于锅炉除尘排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排灰时,为防止浓灰水在未排走前形成锅炉灰结块,堵塞沉降池底部的泥浆泵管路,现在多采用沉降池内安装电动搅拌装置,通过不断的搅拌保证锅炉灰不结块。但是当锅炉负荷高时,排除的灰量大,沉降池底部灰水浓度高,将会导致搅拌装置电机烧坏、减速机磨损等故障频繁发生,导致搅拌装置不能正常使用,锅炉灰仍会在沉降池底部结块,堵塞泥浆泵管路。当循环冲灰水浓度越来越高,甚至致使锅炉除尘器无法正常投用,对全系统稳定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阻止浓灰水结块堵塞管道,冲灰效果好的气体搅拌锅炉排灰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搅拌锅炉排灰系统,包括沉降池、溢流堰、清水池和泥浆泵,沉降池通过管道与冲灰系统出口连通,沉降池底部通过管道与泥浆泵连通,沉降池上部通过溢流堰与清水池连通,清水池出口通过管道与冲灰系统入口连通,沉降池内部距离内壁0.5—1.5m处安装有气动冲灰管,气动冲灰管的上端与沉降池外部的送气装置连通,气动冲灰管的下端通向沉降池底部。
所述沉降池的侧壁为圆柱形,所述气动冲灰管的下端为水平设置且在沉降池内切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冲灰管向沉降池底部的浓灰水提供切向动力,使浓灰水进行旋涡式流动,阻止其结块堵塞泥浆泵管道,还能避免浓灰水通过溢流堰流入清水池,既延长了排灰系统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冲灰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冲灰系统,2为沉降池,3为溢流堰,4为清水池,5为泥浆泵,6为气动冲灰管,7为送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搅拌锅炉排灰系统,包括沉降池2、溢流堰3、清水池4和泥浆泵5,沉降池2通过管道与冲灰系统1出口连通,沉降池2底部通过管道与泥浆泵5连通,沉降池2上部通过溢流堰3与清水池4连通,清水池4出口通过管道与冲灰系统1入口连通,沉降池2内部距离内壁0.5—1.5m处安装有气动冲灰管6,气动冲灰管6的上端与沉降池2外部的送气装置7连通,气动冲灰管6的下端通向沉降池2底部。
所述沉降池2的侧壁为圆柱形,所述气动冲灰管6的下端为水平设置且在沉降池2内切向布置。
溢流堰3为塔板上液体溢出的结构,具有维持板上液层及使液体均匀溢出的作用,此为现有技术。
气动冲灰管6的出口方向为切向,为浓灰水切向运动提供动力,形成漩涡。
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启动后,送气装置7开始供气,通过气动冲灰管6向沉降池2底部送气;
冲灰系统1内的冲灰水冲走锅炉灰后,通过管道流入沉降池2中进行澄清,锅炉灰通过自然沉降的方法,在沉降池2底部浓缩成浓灰水,浓灰水由气动冲灰管6内的气流带动进行切向运动并形成漩涡,防止浓灰水结块堵塞管道,泥浆泵5工作,将沉降池2底部的浓灰水通过管道抽走;
沉降池2上部的清水通过溢流堰3流向清水池4,由于浓灰水的旋涡式流动,有效地阻止了浓灰水流入清水池,保证冲灰效果;
流入清水池4的清水继续流入冲灰系统1重新循环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52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药物植入器
- 下一篇: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