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备胎升降器摇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4556.0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7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3/00 | 分类号: | B62D4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66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胎 升降 摇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备胎架摇杆功能的备胎升降器摇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用方便、高效已经成为人们的热爱,备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升降器的操作性也要更加方便、高效。
现有商用车备胎架组成的操作部件中,备胎架摇杆插入备胎升降器摇杆座中,再通过螺栓穿过备胎架摇杆座的径向通孔及备胎架摇杆插入端的径向通孔,使备胎架摇杆与备胎升降器摇杆座连接,此时备胎架摇杆与备胎升降器摇杆座固定连接不易松动,备胎拆卸时只需通过扳手或者小棍子转动操作端,带动备胎升降器内的蜗杆转动,最终使备胎托架及备胎脱落下完成备胎升降过程。
但是现有的备胎架若只有开槽的就无外六角形,装配时无法使用机械锁紧,效率低;若是只有外六角的就无开槽,在野外修理时无法使用更简单的小棍子转动,不方便。现设计的外六角开槽摇杆在装配时拥有更高的效率,以及可以更加灵活的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装配时能够机械锁紧配合,高效率,使用方便的备用胎升降器摇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备胎升降器摇杆,包括摇杆杆体,所述摇杆杆体的一端为可插入备胎升降器摇杆座中的连接端,所述摇杆杆体的另一端为操作端,所述操作端为设有开槽的外六角形柱状体,所述摇杆杆体的连接端靠近端部处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与备胎升降器摇杆座上的插销相匹配。
其中,所述开槽为一字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一字凹槽的轴线与摇杆杆体的轴线垂直。
作为优选的,所述摇杆杆体的材料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的摇杆操作端采用外六角的形式,综合了传统技术方案上只采用开槽或者只采用外六角的形式,使摇杆在装配时可以使用机械锁紧以及在野外可以有更灵活的使用工具来操作。如果无开槽的话要是在野外更换备胎的时候,无匹配的扳手转动外六角,此时可以使用小棍子穿过开槽,进行转动,可以更加方便操作以及有更高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备胎升降器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备胎升降器摇杆的操作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备胎升降器摇杆的侧面视图。
标号说明:
连接端1 操作端2 摇杆杆体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备胎升降器摇杆,包括摇杆杆体3,所述摇杆杆体3的一端为可插入备胎升降器摇杆座中的连接端1,所述摇杆杆体3的另一端为操作端2,所述摇杆杆体3的连接端1靠近端部处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与备胎升降器摇杆座上的插销相匹配。
所述操作端2可以为设有开槽的外六角形柱状体,所述外六角形柱状体中间设有一字凹槽。使用时,通过外六角形柱状体的一字凹槽,控制所述的操作端2,从而控制所述的升降器摇杆旋转,使备胎升降。所述的操作端2的形状构造可多样化设计,其形状构造并不影响使用,还可以为了使其造型美观,设计成更加美观的形状,如在所述操作端2外周雕刻动物图案等等。作为优选的,所述一字凹槽的轴线与摇杆杆体3的轴线垂直。所述一字凹槽的轴线与摇杆杆体3的轴线垂直,从而使所述的一字凹槽能恰好位于所述摇杆杆体3端部的中间而不会偏离,使所述的操作端2不易顺坏,保证了该备胎升降器摇杆能够长期使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摇杆杆体3的材料为不锈钢。一般情况下,所述的备胎升降器摇杆都要求其不易生锈,从而能够长久使用的,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不锈钢材料,即能保证了能够长久使用。
以下介绍所述的备胎升降器摇杆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将摇杆杆体3的连接端1插入所述备胎升降器摇杆座上的圆柱销中,连接端1处的径向通孔与备胎升降器摇杆座上的圆柱销相卡接,通过操作所述摇杆杆体3操作端2,从而带动备胎升降,备胎拆卸完成后,将所述备胎升降器摇杆取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4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逆向电流保护的断路器灭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盘式前桥转向节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