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步脱离水口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4538.2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7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权平;张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伟胜电子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C45/3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步 脱离 水口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一种分步脱离水口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将塑料、塑胶等原材料加热达到熔融状态后,由高速、高压射入所需形状的模具中,经冷却、加热等加工手段后得到固化成形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随着注塑原材料的性能、种类不断提高、扩广,各行业的零件将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使用塑料、塑胶的比例日趋增大,由此可见注塑产品的市场需求之大,其在当代工业中所占比分之重,同理人们对注塑模具也变得格外关注,人们更在意注塑模具的使用效果、生产效率、产品质优等一系列更高的要求。
任何一种注塑成型模具都无法避免有进胶口的产生,尤其是热固化注塑模具。热固化模具一般采用大水口进胶,在成型冷却后水口和产品连接一起脱落,再由人工剪断水口,才能实现产品的完成生产。由此不仅增加了人工,增添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浪费了机器的使用率,而且在人工剪断水口时,产品表面遗留不规则断面痕迹,造成其不美观,不符合产品外观的品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水口切断和水口卸料的分段工序,使封闭式模腔内可实现自动的废料水口与产品分离,同时到达产品外观品质要求的分步脱离水口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步脱离水口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具底座,所述模具底座上设有位于下方的静模和位于上方的动模,所述的动模和静模呈上下叠设吻合相贴连接,且两者内部形成中空的模腔,且由静模的侧壁上开设能够连通上述模腔的进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模内部且位于上述进胶口的下方穿设有水口切断针和水口卸料针,且水口切断针和水口卸料针均与上述静模内壁形成沿竖直方向的滑动连接,所述水口切断针的底端处固设有顶针板一,所述水口卸料针的底端处固设有顶针板二,所述的顶针板一位于顶针板二的下方且两者之间具有沿竖直方向的行程间隙。
本分步脱离水口的注塑模具中模具底座与静模通过螺钉固连装配,动模的顶面上通过螺钉固连有模盖。动模贴合放置于静模的吻合面上,使两者具有的分部模腔配合形成一整体。顶针板一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水口切断针的底部凸出有定位部,水口切断针穿过上层板,且其定位部位于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形成夹设,上层板和下层板通过螺栓固连装配;顶针板二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水口卸料针的底部凸出有定位部,水口卸料针穿过上层板,且其定位部位于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形成夹设,上层板和下层板通过螺栓固连装配。顶针板一和顶针板二均各自对应连接一外设动力源。高温液态原料由进胶口浇灌至模腔内,直至液态原料注满并溢出至进胶口内,且进胶厚度最小不能低于1毫米,待注塑成型后,在静模与动模尚未打开之前,首先一动力源驱动顶针板一沿行程间隙上行,由此带动水口切断针同步滑动上行并进入进胶口内,将此时仍与产品固连的水口由产品表面切断;而后将动模开启与静模分离,另一动力源驱动顶针板二上行,由此带动水口卸料针同步滑动上行并进入进胶口内,将此时已切断的独立水口顶出进胶口并脱落,整体实现了卸料操作。
在上述的分步脱离水口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的模具底座内周开设有位于下方的行程腔一和位于上方的行程腔二,所述的行程腔一和行程腔二之间间隔设置有环状台阶,所述的顶针板一位于行程腔一内并两者的接触壁之间沿竖直方向呈滑动连接,所述的顶针板二位于行程腔二内并两者的接触壁之间沿竖直方向呈滑动连接,且顶针板二的底面抵靠于上述环状台阶上。行程腔一和行程腔二均呈圆周开设,且行程腔一的直径小于行程腔二的直径,又行程腔一位于行程腔二的正下方,故行程腔一和行程腔二的交界处出现一阶面朝上的环状台阶;顶针板一规格与行程腔一直径匹配,顶针板二规格与行程腔二直径匹配,即顶针板一规格小于顶针板二规格,由此顶针板二下行时,抵靠至环状台阶为极限位置而无法落入行程腔一内。
在上述的分步脱离水口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的静模内位于其进胶口的下方竖直开设有能够连通所述进胶口的针腔一和针腔二,所述的水口切断针位于上述针腔一内,且两者的接触壁之间沿竖直方向呈滑动连接,所述的水口卸料针位于上述针腔二内,且两者的接触壁之间沿竖直方向呈滑动连接。针腔一和针腔二的顶开口均开设于进胶口的底面上,由此针腔一和针腔二与进胶口连通,水口切断针与水口卸料针一一对应穿设于针腔一和针腔二,且两者的针头部均对应通过所在针腔的顶开口伸入进胶口内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伟胜电子塑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伟胜电子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4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裂换热管
- 下一篇:喷流管和具有其的喷流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