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向器压塑用塑料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63443.9 | 申请日: | 2012-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5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卢克内;白洪坤;蒋振文;白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固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9/14 | 分类号: | H01R39/14;H01R4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瑞安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向器 压塑用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向器在压塑时所用的塑料壳。
【背景技术】
传统的换向器,换向器铜排在排片后直接放进压塑模具中进行压塑,然后压塑完成的换向器还要有铣绝缘槽的工序,绝缘槽设有多条,需要专门的换向器铣槽设备来完成,所以传统换向器的生产效率较低,劳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全塑换向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的换向器压塑用塑料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换向器压塑用塑料壳,其特征在于:该塑料壳由圆柱形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下壳体的内圆周面均布设有换向器铜排插槽,铜排插槽的高度起于下壳体的上端面、止于靠近下壳体的下端面,上壳体的一个端面设有与换向器铜排头部吻合的铜排插孔,铜排插槽的高度与铜排插孔的深度相加等于换向器铜排的高度,相邻铜排插槽的中间部分形成在下壳体内圆周面均布的肋条。
采用上述的塑料壳,换向器铜排首先在下壳体内排片,排片完成后用上壳体将外露下壳体的铜排头部盖住,避免压塑时塑料材料将铜排头部的内圆面填充,然后排片完成的铜排和塑料壳一起被放进压塑模具中进行压塑,压塑完成后将塑料壳剥离即可,下壳体上设有的肋条使换向器的绝缘槽自然成型。所以说,用本实用新型可生产不用铣绝缘槽的全塑换向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为提高塑料壳强度,塑料壳选用加强尼龙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下壳体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上壳体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与塑料壳一起压塑完成的换向器产品;
图6为剥离塑料壳后并进行弯钩的换向器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这种换向器压塑用塑料壳,由圆柱形的上壳体4和下壳体1组成,下壳体1的内圆周面均布设有二十四个换向器铜排插槽2,铜排插槽2的高度起于下壳体的上端面、止于靠近下壳体的下端面,上壳体4的一个端面设有与换向器铜排头部6a吻合的铜排插孔5,铜排插孔5的深度与换向器铜排头部6a的高度相同,铜排插槽2的高度与铜排插孔5的深度相加等于整个换向器铜排6的高度,相邻铜排插槽2的中间部分形成在下壳体1内圆周面均布的肋条3,塑料壳选用加强尼龙材料。
上述塑料壳和在塑料壳内排片的换向器铜排6一起放进压塑模具中进行压塑,压塑完成后的换向器产品如图5所示,然后将塑料壳剥离即可如图6所示,由于塑料壳的下壳体设有肋条3,肋条3使换向器的绝缘槽7自然成型。所以说,用本实用新型可生产不用铣绝缘槽的全塑换向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34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